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潛濡默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潛移默化」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潛移默化」原作「潛移暗化」。北齊時,顏之推寫了一本家訓,教導子孫做人處世的道理。其中有一部分寫到,人在年輕之時,性格未定,時常有樣學樣,如果多和賢德的人在一起,性格思想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他們的影響,可以養成良好的品德。就像在蘭室待久了,身上也會有蘭花的香氣;在魚市中待久了,身上則會有魚腥味一樣。所以自古以來,君子都很慎重地選擇朋友。孔子也曾說:「不要去結交道德修養不如自己的人。」和比自己更有品德的人交往,才能自然而然地受到他們的影響。後來「潛移默化」這句成語就從這裡的「潛移暗化」演變而出,形容人的思想、性格或習慣受到影響,不知不覺中起了變化。
須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定、必須。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二折》:「幾時好與老相公做好事?看得停當回話。須索走一遭去來。」《西遊記》第九回:「常言道:『恩將恩報。』我今日須索救他性命,以報目前之恩。」
祕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自視為珍寶的書。《文明小史》第一七回:「所以往往一本書被翻譯翻了出來,白話不像白話,文理不成文理,只要經他的手,勾來勾去,不通的地方改的改,刪的刪,然後取出他那本祕本來,一個一個字的推敲。」
不假思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假思索」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宋人黃榦在寫給好友的一封回信中,提到他細讀《中庸》一書的心得。大意是:《中庸》是子思子在家學中完全了解儒道的本末源流之後才寫成的一本書,書中詳盡闡發了聖賢之道的底細。全書從戒懼謹獨(心懷警戒恐懼謹守慎獨之道)講起,接著談到智仁勇三達德,最後以「誠」字作結。所謂「戒懼謹獨」,既不必勉強費力,也不用思考探求,一念之間,立刻就能體會箇中真意。初學的人果能勤奮懈地奉行把持,便得以完整保全上天賦與的本性。至於所謂「智仁勇」三德,以及「誠」之一字,只要加上講學力行的功夫,也就不難融會貫通了。「不假思索」就是直接摘自信中的一個成語,用於表示不經過思考探求,立即做出...
沒揣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突然、沒料到。元.鄭廷玉《金鳳釵》第一折:「不付能恰做官,沒揣的罷了職。」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三折》:「若是迴廊下沒揣的見俺可憎,將他來緊緊的摟定。」
絕韋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韋編三絕」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記載孔子晚年對《易經》這本古書很有興趣,它是一本深奧難懂的書,孔子一次一次地反覆研讀,直到讀懂為止。《史記》記載這件事是,用「韋編三絕」來形容孔子的用功程度。「韋」是熟牛皮。古代還未發明紙的時候,字是寫在竹簡上的,然後用牛皮帶編起來。「絕」是斷的意思。孔子鑽研《易》時,不斷翻閱,以致於編綴竹簡的皮帶都斷了好幾次。後來「韋編三絕」就被用來比喻讀書勤奮努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北方罵人常用的語詞,無義。如:「僗什子」。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四折》:「舉名的班首真呆僗,覷著法聰頭做金磬敲。」
兜率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欲界六天之一。參見「兜率天」條。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這的是兜率宮,休猜做了離恨天。」
沒顛沒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形容紛雜。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四折》:「老的小的,村的俏的,沒顛沒倒,勝似鬧元宵。」
折子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元雜劇一本通常分四場,一場稱為「一折」,因觀眾特別喜看戲中某「一折」,故而將此一高潮場次抽出以單獨上演的演出型式,即稱為「折子戲」。約始於崑曲後期。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