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6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小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小過失、小過錯。《舊唐書.卷一七一.列傳.裴潾》:「禮敬宰輔,待以終始,內能大斷,外寬小故。」《宋史.卷三一四.列傳.范仲淹》:「太后受遺先帝,調護陛下者十餘年,宜掩其小故,以全其德。」
門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時宮門的冊籍,籍中有名者方許出入。《漢書.卷五二.竇嬰傳》:「太后除嬰門籍,不得朝請。」
純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純粹至誠的仁德。《文選.王襃.四子講德論》:「今聖主冠道德,履純仁,被六藝,佩禮文。」《紅樓夢》第一六回:「於是太上皇皇太后大喜,深贊當今至孝純仁,體天格物。」
暴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崩,古稱天子死亡。「暴崩」指天子或皇家其他極尊貴人物突然去世。《三國演義》第四回:「永樂太后暴崩,眾論惑焉。」
指日而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又上書論皇帝用人,應該重視諫諍之臣,並以他們做為自己的耳目。司馬光本以為自己會因此受到責難,不料太皇太后非但沒有怪罪他,還派遺使者向他請教當今朝政得失。因此司馬光感到十分欣慰,認為進諫之路已經開啟,如此一來,天下太平之日不久即將到來。後來「指日可待」被用來形容願望或期盼不久即將實現。
偏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單方面的言辭。《新唐書.卷七七.后妃傳下.懿安郭太后傳》:「毋拒直言,勿納偏言,以忠良為腹心,此盛天子也。」
威福由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賞罰大權掌握在手中,作威作福任由自己。比喻倚勢弄權。《新唐書.卷一一七.劉禕之傳》:「吾死矣。太后威福由己,而帝營救,速吾禍也!」《三國演義》第二二回:「曩者,強秦弱主,趙高執柄,專制朝權,威福由己。」也作「威福自己」。
逐末遺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演變而出,且多借指不求事物的根本大端,只重視微末小節。另外據《戰國策.齊策四》載,齊國使者對於趙孝威太后見面先問齊國歲收、百姓安好,才問候齊王這件事,感到不滿。於是趙孝威太后回說:「苟無歲,何以有民?苟無民,何以有君?故有問舍本而問末者耶?」意思是:「如果沒有歲收,怎麼會有人民?沒有人民,怎麼會有國君?哪有捨去根本而問旁枝末節的道理呢?」是以人民為根本大端,君主為微末小節。
金玉君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持節耿直,始終不變,剛堅如金石的君子。《宋史.卷三四一.傅堯俞傳》:「元祐四年,拜中書侍郎。六年,卒,年六十八。哲宗與太皇太后哭臨之。太皇太后語輔臣曰:『傅侍郎清直一節,始終不變,金玉君子也。方倚以相,遽至是乎。』」
撤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帝制時代,帝王年幼,由皇太后或太皇太后垂簾聽政,待帝王年長後,歸還政權,稱為「撤簾」。《宋史.卷二五.高宗本紀二》:「辛亥,皇太后撤簾。」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