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5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國際共產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蘇俄政治家托洛斯基(Leon Trotsky)提出,以永久革命論為理論核心,抨擊官僚制度,要求在全世界實現共產主義的民主,因此稱為國際共產主義。也稱為「托洛斯基主義」。
上議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立憲國家的議會之一,相對於下議院而言。其組織分子,大抵君主國以貴族為主,如日本;民主國以民選議員為主,如美國。
吉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名。柬埔寨的舊稱。參見「柬埔寨民主國」條。
黃金條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憲法條文中,某些重要性如黃金般,不可輕易更動的條款。如我國憲法第一條規定,我國國體為民有、民治、民享的民主共合國,即為不得更動的黃金條款。
賽先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五四運動以來,對科學的俗稱。賽為英語science的音譯。與民主( democracy)德先生相對。
大學自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大學教授與學生等全部成員,以該大學成員身分,依大學法第一條規定之:「大學應受學術自由之保障,並在法律規定範圍內,享有自治權。」共同以民主程序決定與學術有關之事務。
警察廣播電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國四十三年創立的廣播電臺,隸屬當時的警政廳。自八十八年七月一日臺灣省政府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後,警察廣播電臺隨之改隸內政部警政署。主要服務項目包括提供警政、交通資訊,提升民眾法律知識。
聽證制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法院裁判、國會立法,或行政機關制定法規、擬訂政策、處理爭議或採取重大行政處分時,給予利害關係人或其他有關之專家學者及公共團體,以書面或口頭陳述意見或提供資料之機會,以備政府參擇採證,維持民主效能與公正之措施。此制度源於英、美,民國七十三年底,臺北市議會首先在我國採行此制度。
憲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主立憲的政治。如:「憲政時期」。
東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九○年之間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的通稱。參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條。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