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0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墨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中,他比較自覺地、大量地運用了邏輯推論的方法,以建立或論證自己的政治、倫理思想。墨子最早提出名實必須相符的思想。他還在中國邏輯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辯、類、故等邏輯概念。在《耕柱篇》中,要求"能談辯者談辯",並要求將"辯"作為一種專門知識來學習。他在反駁別人的觀點時常說"子未察吾言之類,未明其故也",並把"無故從有故",即沒有理由的服從有理由的作為辯論的原則。墨子的"辯"雖然統指辯論技術,但卻是建立在知類(事物之類)明故(根據、理由)基礎上的,因而屬於邏輯類推或論證的範疇。墨子所說的"三表"既是言談的思想標準,也包含有推理論...
|
不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須藉助。《文選.曹丕.典論論文》:「不假良史之辭,不託飛馳之勢,而聲名自傳於後。」《文選.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仲尼不假蓋於子夏,護其短也。」
|
對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古詩文中字數相同、意思相對的句子。後因對格律駢儷的要求,至近體詩興起時,乃用以指律詩中間兩聯須相對仗、講平仄的句子。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麗辭》:「張華詩稱『遊雁比翼翔,歸鴻知接翮』;劉琨詩言『宣尼悲獲麟,西狩泣孔丘』。若斯重出,即對句之駢枝也。」宋.嚴羽《滄浪詩話.詩法》:「對句好可得,結句好難得,發句好尤難得。」
|
著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盡力、用力。宋.楊萬里〈大兒長孺赴零陵簿示以雜言詩〉:「好官易得忙不得,好人難作須著力。」《三國演義》第二回:「攀下柳條,去督郵兩腿上著力鞭打,一連打折柳條十數枝。」
|
職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任何職位依規定必須擔任的工作及責任。《隋書.卷七九.外戚傳.蕭巋傳》:「琮性澹雅,不以職務自嬰,退朝縱酒而已。」
|
剪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文學創作過程中,刪除繁蕪、留存精要的寫作技巧。[例]這篇文章枝蔓太多,必須加以剪裁刪修一番。
|
放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歌,縱聲而歌。唐.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詩:「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
戒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徒所遵守的法規。[例]受戒的人必須嚴守戒律。
|
進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呈獻貢品。《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上》:「凡四方貢獻珍美食物,詔不須進貢。」《紅樓夢》第二五回:「鳳姐道:『那是暹羅進貢來的。』」
|
對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配合、匹配。《京本通俗小說.志誠張主管》:「我家下有十萬貫家財,須著個有十萬房奩的親來對付我。」元.無名氏《抱妝盒》第四折:「多則是天生分福,又遇著姻緣對付,成就了麟趾關雎。」
5.安排。元.薛昂夫〈山坡羊.孤山雲樹〉曲:「西湖也怕西施妒,天也為他巧對付。」元.無名氏《舉案齊眉》第一折:「這須是五百年前天對付。」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