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同盟會宣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光緒三十一年(西元1905)國父於東京成立同盟會,提出「驅除韃,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為綱領,並規定革命建國程序為軍政、訓政、憲政三期。
乳腥未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這兩個人不能跟他們的副將曹參、灌嬰比,於是就對這場戰事相當有信心。果真一個月後,韓信就打敗魏軍,俘了魏王豹。後來「乳臭未乾」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譏諷人年紀輕,沒有經驗與能力。
外腴中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也不能。那時君一定會後悔的。」惠公不聽,駕著小馬,與秦軍戰於韓原,車馬竟陷在泥濘裡動彈不得,被秦人俘。《左傳》「外彊中乾」一語,本形容馬受驚後生理與心理的變化,後來以「強」代「彊」,借以比喻各種事物看似充實強盛,實則空虛衰弱。
交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交談、對談。宋.蘇軾〈張文定公墓志銘〉:「令大臣與議,無屈帝尊與交口。」《二刻拍案驚奇》卷九:「彼此有意,只不曾交口。」
耳目更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耳目一新」之典源,提供參考。 #《魏書.卷一六.道武七王列傳.河南王曜》1>鑒,字紹達。少有父風,頗覽書傳。沉重少言,寬和好士。拜通直散騎常侍,尋加冠軍將軍,守河南尹。車駕南伐,以鑒為平南將軍,還,除左衛將軍,出為征將軍、齊州刺史。時革變之始,百度惟新,鑒2>上遵高祖3>之旨,下采齊4>之舊風,軌制粲然5>,皆合規矩。高祖覽其所上,嗟美者久之,顧謂侍臣曰:「諸州刺史6>皆能如此,變風易俗7>,更有何難?」下詔褒美8>,班9>之天下,一如鑒所上。齊人愛詠,咸曰耳目更新。高祖崩後,和罷沙門歸俗,棄其妻子,納一寡婦曹氏為妻。曹氏年齒已長,攜男女五人隨鑒至歷城,干亂政事。和與曹及五子七處...
鄭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字仲師,漢開封人,生卒年不詳。永平初,持節使匈奴,欲令拜,眾不為屈。章帝時為大司農。受詔作春秋刪十九篇,經學家稱其為「鄭司農」,又稱為「先鄭」,以別於後來的經學家鄭玄。
馬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名。在今山西省朔縣。相傳秦代為防止胡入侵,在此地築城防禦,但城屢建不成。某日有馬在此地重覆奔走,當地軍民,於是就依照馬跡來構建城池,終於築成,故稱為「馬邑」。
弩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熟習射箭的人。《宋書.卷九五.索列傳》:「募天下弩手,不問所從。」
勢不並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敵對的雙方不能同時並存。《晉書.卷六二.劉琨傳》:「臣與二,勢不並立。聰、勒不梟,臣無歸志。」也作「勢不兩立」、「勢不兩存」。
半疑半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將信將疑」。見「將信將疑」條。01.唐.元稹〈古築城曲五解〉其四:「因茲請休和,往騎來過。半疑兼半信,築城猶嵯峨。」02.《續孽海花》第五四回:「那二人聽了,也有些半疑半信的樣子。」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