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04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秦庭之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吳國入侵楚國,楚臣申包胥向秦國乞援,在秦國朝廷倚牆而哭,歷七日夜,終於感動秦君出兵救援。見《左傳.定公四年》。後用以指向異國哀求救援,或哀求別人幫助。南朝梁.庾信〈哀江南賦〉:「鬼同曹社之謀,人有秦庭之哭。」
|
邱逢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情激憤之下,臺灣巡撫唐景崧被簇擁發布〈臺灣民主國自主宣言〉,表示寧願戰死、誓不屈服。丘逢甲發電報向清廷挽留臺灣失敗,決定提倡建議「臺灣民主國」來爭取國際支援,唐景崧為總統、丘逢甲為副總統兼民兵司令官。沒想到唐景崧短短十天後便逃回廈門,丘逢甲也倉卒內渡,定居在潮州。 抱憾遺民丘逢甲從「誓與臺灣共存亡」到「倉皇內渡」招來許多時人與後人的譏諷,然而從他的詩作來看,內渡之後丘逢甲的文風驟變,充滿悲憤激越之情,最為人所知的便是〈離臺詩〉之一:「宰相有權能割地,孤臣無力可回天。扁舟去做鴟夷子,回首河山竟黯然。」然而臺灣局勢已難挽回,...
|
霓裳羽衣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曲名。唐代的宮廷樂舞曲。原為西域樂舞,初名〈婆羅門曲〉。玄宗開元中,西涼節度使楊敬述獻上,又經玄宗改編增飾並配上歌詞和舞蹈,於天寶十三年改用此名。其樂舞皆描寫虛無縹緲的仙境和仙女的形象。安史之亂後,此曲散佚,後南唐李後主得殘譜,補綴成曲。唐.白居易〈長恨歌〉:「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也稱為〈霓裳〉、〈霓裳曲〉、〈霓裳羽衣〉。
|
張騫出使西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事在漢武帝時,由於張騫通西域,漢語西域的關係因而建立。武帝即位之初,為挾擊匈奴,派張騫出使大月氏。大月氏本居甘肅西部以西,為匈奴所逐,而奔至烏孫,又不能立足,乃趨附康居與大夏之間,並征服大夏(阿富汗一帶)。漢廷推測,大月氏必深恨匈奴,若與之結盟,即可東西挾擊匈奴。張騫帶著此一使命,於建元年間(西元前140~135),率領一百多人從長安出發,走上行程不明的旅途。途中為匈奴所捕,拘留十多年,並且娶了匈奴妻,生了孩子。但他仍然不忘使命,伺機逃走,西行十多日,抵達大宛國(在現在中亞的費加那盆地),大受歡迎。大宛國王告訴他大月...
|
白居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作的詩歌理論,對當時社會的諸多問題提出了比較系統的規諫之辭。如《賣炭翁》序為:「苦宮市也」,揭露朝廷以宮市方式強行劫奪百姓資財。但《新樂府》詩也存在著從理念出發,形象性和感染力不足的缺憾。白居易的感傷詩中最有名的是長篇敘事詩《長恨歌》,《琵琶行》。《長恨歌》描寫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悲劇故事。前半篇對唐玄宗的好色荒淫,不理朝政而導致安史之亂有所諷刺,這是引起「長恨」的原因。後半篇卻以充滿同情筆法描寫唐玄宗的相思之情,使全詩的主題思想從諷刺轉為同情和美化李,楊的執著愛情。這是長恨的正文。在藝術的表現上,前半篇寫實,後半篇穿...
|
牛李黨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概況2 背景3 牛黨4 李黨5 鬥爭6 關鍵字7 參考資料 概況牛李黨爭,是唐末時,兩派士大夫結黨互相爭鬥排擠的事件。唐朝末年宦官專權,朝廷的官員中反對宦官的大都遭到排擠打擊。依附宦官的又分為兩派——以牛僧孺為首的牛黨和以李德裕為領袖的李黨,這兩派官員互相傾軋,爭吵不休,從唐憲宗時期開始,到唐宣宗時期才結束,鬧了將近四十年,歷史上把這次朋黨之爭稱為「牛李黨爭」。牛李黨爭是唐朝末年高官爭權的現象,唐文宗曾有「去河北賊易,去朝廷朋黨難」的感慨,...
|
犯上作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抗朝廷,冒犯尊長。明.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四齣:「那黃得功一介武夫,還知報效,俺們倒肯犯上作亂不成。」
|
奔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急行,快速地跑。《後漢書.卷六四.吳延史盧趙列傳.史弼》:「及下廷尉詔獄,平原吏人奔走詣闕訟之。」《聊齋志異.卷一.勞山道士》:「俄頃,月明輝室,光鑑毫芒。諸門人環聽奔走。」
|
黷武窮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賞典當胡夷,瓚數抄奪之。積不能禁,乃遣驛使奉章陳其暴掠之罪,瓚亦上虞稟糧不周,二奏交馳,互相非毀,朝廷依違而已。瓚乃築京於薊城以備虞。虞數請瓚,輒稱病不應。虞乃密謀討之,以告東曹掾右北平魏攸。攸曰:「今天下引領,以公為歸,謀臣爪牙,不可無也。瓚文武才力足恃,雖有小惡,固宜容忍。」虞乃止。 〔注解〕
(1) 瓚:公孫瓚(?∼西元199),字伯珪,東漢遼西令支人。曾令烏桓遠竄塞外,又鎮壓黃巾軍有功。後與袁紹相爭冀州,兵敗自焚而死。瓚,音ㄗㄢˋ。
(2) 紹:袁紹(?∼西元202),字本初,東漢汝陽人。曾起兵討董卓,後據河北,與曹操戰於官渡,大敗,發病而死。
(3) 虞:劉虞(?∼西元193)...
|
直言骨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正直敢言,剛毅不屈。唐.韓愈〈爭臣論〉:「使四方後代知朝廷有直言骨鯁之臣,天子有不僭賞從諫如流之美。」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