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37.4999 ms
共 115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將計就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張子房圯橋進履.第三折》。
(2) 咱:咱們、我們
(3) 灌:注入、灌入。
(4) 整搠:整頓。〔參考資料〕 元.李文蔚《張子房圯橋進履.第三折》正合著我的心。我又不濟,若是與他交鋒,我那裡近的他。將計就計,不好則說是好。
|
脾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怒氣。[例]精心收藏的古董花瓶被孩子打破了,他發了一頓脾氣。
|
腹背受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名。劉裕就算取得關中,遠離本土,難於固守。劉裕不能固守,最終會是我們的囊中之物。所以現在不用兵馬勞頓,就能坐觀成敗,讓兩虎相鬥而我們坐收長遠之利,這才是最好的策略。」但是大臣們還是認為:「劉裕如果真的西入函谷關,就會進退無路,腹背受敵,這應當不是他的目的;而且萬一劉裕上岸北侵,姚泓的兵馬絕對不會出函谷關來援助我們,那時我們就糟了。劉裕揚言西行,其實是想北進來偷襲我們。」最後明元帝還是採納大家的意見,派兵阻攔劉裕,結果被打敗,這時才悔恨沒有用崔浩的策略。後來「腹背受敵」被用來形容前、後都受到敵人的攻擊。
|
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事物的中間部分。如:「山腰」、「廊腰」。北周.庾信〈枯樹賦〉:「橫洞口而敧臥,頓山腰而半折。」
|
自我應驗預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敗,他人就會失敗,故稱之為期望理論,又稱為比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 起源由莫頓(R. K. Merton)於1948年在The Antioch Review期刊發表 The Self-fulfilling prophecy一文而來,旨在解釋一個人的信念或期望,不管正確與否,都會影響到一個情境的結果或一個人(或團體)的行為表現,例如,標籤某人為罪犯,而以罪犯對待之,那個人可能就傾向於他人期望而產生犯罪行為。 應用於1968年由美國心理學家桑莎(R. Rosenthal)與傑柯布遜(L. Jacobs...
|
不明所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知什麼原因。如:「不明所以挨了一頓罵。」
|
灰頭土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遭到他人的拒斥而碰了一鼻子灰,很沒面子。[例]他借錢不成,反而被朋友狠狠數落了一頓,弄得灰頭土臉的。
|
善用機緣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in exploring new opportunities):以開放的心態看待事物,屢戰屢敗的困頓經驗可以培養堅持力。(3)彈性(Be flexible):有時候機會並不符合我們原先認為的理想樣貌,卻可能反而是好的生命體驗,需要擁有充分的彈性接納,調整應對的態度。(4)樂觀(Be optimistic):樂觀態度面對,在行動中發現探索的樂趣。(5)冒險(Take risks):當事情不在預期的軌跡中發生,就進入冒險的氛圍,有其風險卻帶來新的可能。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善用機緣論。英文關鍵字:Planned happen...
|
走投無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走投無路」的「走投」是「走而投向」的意思。宋代范成大有一首〈初發桂林有出嶺之喜但病餘便覺登頓至靈川疲甚自歎羸軀乃無一可偶陸融州有使來書此寄之〉詩,中間有兩句:「走投破驛宿,強飯不下咽。」就是說一路奔波,投宿在破驛站,勉強想吃點東西,卻嚥不下去。所以「走投無路」的意思就是不知走向何處、投向何方,眼前無路可走了,用來比喻一個人陷入困境。元代時,楊顯之所寫的戲曲《瀟湘雨》第三折中,就用了「走投無路」來表示主角的困境。內容描述女主角張翠鸞被押解,經過沙門島,碰到一場大雨,又冷又溼,不但雙腳陷在泥濘中,舉步維艱,又閃了腰,真是不知該如何是好,因此覺得這沙門島簡直是人間煉獄。「走投無路」這句成語就是用來...
|
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比喻訓斥、責罵。如:「他被上司刮了一頓。」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