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9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4.314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捲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捲起包裹。《紅樓夢》第六二回:「秦顯家的聽了,轟去魂,垂頭喪氣,登時掩旗息鼓,捲包而去。」
骨軟筋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恐懼害怕。《西遊記》第一三回:「唬得個三藏魂飛散,二從者骨軟筋麻。」
兒女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像小兒女般扭捏、害羞的樣子。比喻小家子氣,缺乏大丈夫的氣。《水滸傳》第二八回:「你要教人幹事,不要這等兒女像,顛倒恁地,不是幹事的人了!」
鶴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美術字體。古時專用於徵召賢士的詔書書體,因形似鶴頭,所以稱為「鶴書」,漢時稱為「尺一簡」。後亦用以指詔書。南朝齊.孔稚珪〈北山移文〉:「及其鳴騶入谷,鶴書赴隴,形馳散,志變神動。」唐.劉長卿〈酬秦系〉詩:「鶴書猶未至,那出白雲來。」
銜沙填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精衛填海」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精衛,為古代神話中的鳥,《山海經.北山經》裡描述牠的頭有著漂亮的花紋,嘴是白色的,腳是紅色的,據說為炎帝之女死後魂所化成。相傳炎帝有個美麗的小女兒名叫女娃。女娃很喜歡大海。有一次,她獨自在海邊遊玩,不幸失足跌入海中,再也沒有回來。而在東海西邊的發鳩山上,在女娃死後,卻突然出現一種美麗的小鳥,據說就是女娃的化身,總是「精衛、精衛」地叫著,於是被稱作「精衛」。這種小鳥,不斷地用牠小小的嘴,銜著山裡的小樹枝和小石子,投入東海,一心想把東海填平,以化解心中之恨。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精衛填海」,用來比喻心懷冤憤,立志報仇。然而,東海是如此的深廣,精衛鳥是如...
陰陽間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死相互隔開。《紅樓夢》第四三回:「若芳魂有感,香多情,雖然陰陽間隔,既是知己之間,時常來望候二爺,未嘗不可。」
唱叫揚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聲喊叫,吵鬧。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二折:「呀!是誰人唱叫揚疾,不由我不散魂飛。」元.鄭廷玉《後庭花》第三折:「則聽的唱叫揚疾鬧怎麼?我與你觀絕罷!」
天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藏、塞北地區的葬俗。將屍體塗上酥油,抬至天葬場或曠野,任群鳥啄食。[例]藏人認為天葬是使死者魂回歸天界的方式。
夏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夏羿盛箭的器具。《文選.司馬相如.子虛賦》:「左烏號之雕弓,右夏服之勁箭。」唐.許敬宗〈奉和九月九日應制〉詩:「鷲嶺飛夏服,娥亂雕弓。」
宮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說蟬是宮中女子魂所化,故稱蟬為「宮魂」。宋.王沂孫〈齊天樂.一襟餘恨宮魂斷〉詞:「一襟餘恨宮魂斷,年年翠陰庭樹。」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