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875.0176 ms
共 11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續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以琴瑟比喻夫妻,斷弦指妻子亡故,琴瑟斷弦後須續新弦才能再彈,因此稱男子喪妻再娶為「續弦」。如:「妻子病逝後,他難忘舊情,至今尚未續弦。」
|
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跳、躍。《禮記.喪服四制》:「傴者不袒,跛者不踊。」《文選.曹植.洛神賦》:「鯨鯢踊而夾轂,水禽翔而為衛。」
|
同歸於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赴毀滅或一起走向死亡。如:「你這個做法無異是和對方同歸於盡。」《崇禎本金瓶梅》第一回:「單道世人營營逐逐,急急巴巴,跳不出七情六慾關頭,打不破酒色財氣圈子,到頭來同歸於盡,著甚要緊!」《通俗常言疏證.死喪.同歸於盡》引《病玉緣劇》:「倘有一毫防備不周,勢必同歸於盡。」
|
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古代用來接合棺身和棺蓋的木楔。漢.劉熙《釋名.釋喪制》:「古者棺不釘也。旁際曰小要,其要約小也。又謂之衽。衽,任也。任制祭會使不解也。」
|
郭懷一事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首領全部被捉,整場事件才告結束。起事首領皆被嚴厲拷問並處以死刑。整起事件約有3000~4000名漢人喪生。(註3,4) 觀點根據學者鄭維中的研究,將郭懷一事件當成「抗荷」先驅的說法並非一開始就有,最先可能起於連橫的《臺灣通史》。在《臺灣通史‧關征志》的記述中,連橫將郭懷一事件視為漢人拓墾的連續過程,隱去原住民在事件中「抗漢」的角色,頗具漢族中心主義。而將郭懷一事件當作荷蘭人失去臺灣的解釋方式,則起自聯合東印度公司在臺灣的末代長官揆一(Frederick Coyett)。揆一將費爾堡(Nicolaas Verburgh)當...
|
致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示哀悼之意。如:「他前往喪家致哀慰問。」
|
出師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吳張儼的默記,這顯然不合常理。而且,《後出師表》內容與正史亦有出入,如「自臣到漢中,中間期年耳,然喪趙雲、……」即與《三國志》記載的趙雲卒年(建興七年,229年)不合。另外裏面的語氣非常沮喪:“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與《前出師表》積極的文辭截然不同。另外,諸葛亮此時獨攬大權,當時沒有人質疑北伐的前景,而文中卻談到“議者所謂非計”,不符合蜀漢當時的情況。因此有學者懷疑這是東吳諸葛恪為了執行自己北伐政策而一手炮製的偽作。至今尚...
|
冒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蒙受、不顧。《後漢書.卷四五.袁張韓周列傳.袁安》:「閎兄弟迎喪,不受賻贈,縗絰扶柩,冒犯寒露,體貌枯毀,手足血流,見者莫不傷之。」宋.王安石〈汝癭和王仲儀〉:「挾帶歲月深,冒犯風霜冷。」
|
太上忘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太上,指聖人。晉人王戎喪子,悲傷不已,人勸之,王戎曰:「聖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鍾,正在我輩。」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傷逝》。後人因以太上忘情指聖人不為情感所動。如:「太上忘情非吾輩,回思來處淚潸潸。」
|
盲人瞎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金.許安仁〈草木蟲魚詠〉二首之一:「蠅鑽故紙竟不悟,蛾撲明燈甘喪生;大似盲人騎瞎馬,不知平地有深坑。」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