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2.498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令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敬稱別人岳父。明.高明《汲古閣本琶記》第四二齣:「又況你二親不保,實有愧顏,何敢受令岳之賜。」也作「令嶽」。
銀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銀製的指甲套。用來彈箏或琶。唐.杜甫〈陪鄭廣文遊何將軍山林〉詩一○首之五:「銀甲彈箏用,金魚換酒來。」唐.李商隱〈無題〉詩二首之一:「十二學彈箏,銀甲不曾卸。」
招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招認、認罪。《舊唐書.卷二○.哀帝本紀》:「偽稱官階人泉州晉江縣應鄉貢明經陳文巨招伏罪款,付河南府決殺。」明.高明《琶記.五娘請糧被搶》:「這潑皮賊!你得糧那裡去了?你快招伏。」
鯨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以鯨形的杵撞鐘,故稱鐘聲為「鯨音」。元.宋褧〈鄱陽蕭性淵能鼓琴琴號霜鐘是其曾大父宋南渡時所畜者其家上世善琴云〉詩:「不似琶不似箏,鯨音歷歷似秋清。」明.張經〈煙寺晚鐘〉詩:「鯨音送殘照,敲落楚天霜。」
蘇州彈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流行於江蘇南部、上海、浙江的杭、嘉、湖等地區的曲藝。有說有唱,以小三弦、琶為主。演出者自彈自唱,有一人、二人和二人以上等組合形式。基本唱腔是上、下句變化反覆結構。表演靈活簡便,善用敘事、代言相結合的手法和說、噱、彈、唱的藝術手段描繪故事情節,刻劃人物性格。此種技藝在清代中葉時已相當成熟。
當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初、原先。明.高明《汲古閣本琶記》第三五齣:「他當原也是沒奈何,被強來,赴選科。」也作「當元」。
披麻帶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親人服喪、身穿麻衣,腰繫麻繩。明.高明《琶記》第四齣:「老賊!你年紀八十餘歲,也不識做孝,披麻帶索便喚做孝。」也作「披麻帶孝」。
侗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侗族的戲劇。流行於貴州、廣西、湖南等侗族分布地區。在清嘉慶、道光年間形成於貴州。其表演形式最初僅兩人坐唱,後來發展為走唱,角色不多,舞臺動作簡單,一般不用布景,舞臺上僅置桌、凳等。臉譜以黑白二色為基礎,由男演員扮演女角。唱腔有平調、哭板、仙腔及民歌調子,主要伴奏樂器為二胡、琶、鑼、鈴、鈸、鼓及特有的牛腿琴等。
桿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彈奏琶時用以撥動琴弦的工具,用來代替指甲。唐.王建〈宮詞〉詩一○○首之三二:「紅蠻桿撥貼胸前,移坐當頭近御筵。」
樂府雜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唐段安節撰,一卷。首列樂部,次列歌舞俳優,次列樂器,次列樂曲。舊本末附五音輪二十八調圖,今圖已佚,僅存論說。全書根據撰者親身經歷寫成,所列皆當時被之管弦者,因此對研究唐開元、天寶以後的音樂,極富參考價值。也稱為「琶錄」。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