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因公行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李尋,捏造了並未發生的天文異象,誣陷翟方進,說這是因為他身為丞相卻沒有善盡輔政的責任,以致人民的怨言上達天聽使然。成帝未詳加調查就下詔嚴加責備,翟方進迫於無奈,引咎自殺。朝中大權從此落入王莽手中。成帝知道翟方進的死訊後,問心有愧,便下令厚加撫恤。這個舉動引來與王莽勾結的朝臣杜業的不悅,便上書進諫,說翟方進當權之時,作威作福,結黨營私,排擠賢良之士,假借公家的名義以謀取個人的私利,這樣的人應該嚴懲以儆天下,不宜賞賜厚葬。出現「假公濟私」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人假借公家的名義以謀取個人的私利。出現「假公濟私」的書證如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一折:「這是朝廷救民的德意,他假公濟私,我怎肯...
假公營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李尋,捏造了並未發生的天文異象,誣陷翟方進,說這是因為他身為丞相卻沒有善盡輔政的責任,以致人民的怨言上達天聽使然。成帝未詳加調查就下詔嚴加責備,翟方進迫於無奈,引咎自殺。朝中大權從此落入王莽手中。成帝知道翟方進的死訊後,問心有愧,便下令厚加撫恤。這個舉動引來與王莽勾結的朝臣杜業的不悅,便上書進諫,說翟方進當權之時,作威作福,結黨營私,排擠賢良之士,假借公家的名義以謀取個人的私利,這樣的人應該嚴懲以儆天下,不宜賞賜厚葬。出現「假公濟私」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人假借公家的名義以謀取個人的私利。出現「假公濟私」的書證如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一折:「這是朝廷救民的德意,他假公濟私,我怎肯...
八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八方邊遠之地。《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列傳》:「大漢之德,逢涌原泉,沕潏漫衍,旁魄四塞,雲尃霧散,上暢九垓,下泝八埏。」南朝宋.裴駰.集解:「埏音延,地之際也。言其德上達於九重之天,下流於地之八際也。」
不怨不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怨恨、不責怪。如:「面對朋友的背叛,她依然不怨不尤。」《論語.憲問》:「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清.曾國藩〈致沅弟書〉:「大約以能立能達為體;以不怨不尤為用。」
登聞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於朝堂外懸蕔,百姓若有諫議或冤屈要上達,即可擊鼓以申。《晉書.卷三.武帝紀》:「西平人麴路伐登聞鼓,言多袄謗,有司奏棄市。」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一折:「任從他賊醜生,百般家著智能,遍衙門告不成,也還要上登聞將怨鼓鳴。」
奮不顧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奮不顧身」。見「奮不顧身」條。01.《舊唐書.卷一四一.田弘正列傳》:「惟忠與孝,天與臣心,常思奮不顧生,以身殉國,無由上達,私自感傷。」 
晦盲否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政混亂,下情不能上達。宋.朱熹〈大學章句序〉:「晦盲否塞,反覆沉痼,以及五季之衰,而壞亂極矣。」
下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下級或群眾的情況、心意。[例]下情若無管道可上達,人心遲早會背離。
喇嘛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藏佛教的別稱。政治用語,始於明朝,盛於滿清,用以區別傳統中國佛教。參見「西藏佛教」條。
眾口熏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眾人的言論,其勢可以上達於天。形容輿論力量影響之大。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