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9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先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萬代之師孔子。隋文帝時諡孔子為「先師尼父」,後世尊稱孔子為「先師」。晉.陶淵明〈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詩二首之二:「先師有遺訓,憂道不憂貧。」也稱為「至聖先師」。
盈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盛衰消長。《莊子.秋水》:「察乎盈虛,故得而不喜,失而不憂。」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書記》:「式者,則也。陰陽盈虛,五行消息,變雖不常,而稽之有則也。」
懸鶉百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鶉衣百結」。見「鶉衣百結」條。01.北周.庾信〈擬連珠〉其二九:「蓋聞懸鶉百結,知命不憂;十日一炊,無時何恥。」02.《聊齋志異.卷二.張誠》:「途中資斧斷絕,丐而行。逾年,達金陵,懸鶉百結,傴僂道上。」 
節流開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等賦府庫3>者,貨之流也。故明主必謹養其和,節其流,開其源,而時斟酌4>焉。潢然使天下必有餘,而上不憂不足。如是,則上下俱富,交無所藏之。是知國計之極也。 〔注解〕 (1) 百姓時和:百姓能得天之和氣,農事豐收。 (2) 事業得敘:耕稼農作得依照季節的規律,國君不奪農時。敘,次第。 (3) 等賦府庫:按等級徵收賦稅,以入國庫。 (4) 斟酌:考量合宜與否。
末路窮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輦車相屬,轉粟流輸,千里不絕。何則?彊趙責於河間,六齊望於惠后,城陽顧於盧博,三淮南之心思墳墓。大王不憂,臣恐救兵之不專,胡馬遂進窺於邯鄲,越水長沙,還舟青陽。雖使梁并淮陽之兵,下淮東,越廣陵,以遏越人之糧,漢亦折西河而下,北守漳水,以輔大國,故亦益進,越亦益深。此臣之所為大王患也。 〔注解〕 (1) 曲臺:秦朝宮殿名稱。 (2) 懸衡:昭示法度。 (3) 胡越:胡與越。泛指古代北方和南方的各民族。 (4) 晚節末路:朝代的末期。此指秦朝末年。 (5) 張耳:?∼西元前202,戰國大梁人。秦末,陳勝起兵,以張耳、陳餘為校尉。本隨關羽入關,後因與陳餘有嫌隙,餘率兵襲耳,耳敗走歸劉邦。於...
漁歌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漁歌子》:又名《漁父》或《漁父樂》,大概是民間的漁歌。據《詞林紀事》轉引的記載說,張志和 曾謁見 湖州剌史 顔真卿,因爲船破舊了,請顔幫助更換,並作《漁歌子》五首。 這五首詞描述漁家生活的瀟灑閒逸,將原本平淡無奇的漁家生活,作者以生動的筆法,充份的表現出江南的春景。漁人自得其樂般,不憂慮,不歎窮,自由自在的生活,表露了人生高潔的思想。句中有靜有動,互相舖陳,讓整首詞更顯活潑生動。
勢不可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勢不可當」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晉書.卷六七.郗鑒列傳》載,永嘉之亂後,晉室南遷,定都建康。但天下仍是紛亂的局面,各地都有賊寇造反,甚至想要取帝位而代之。當時王含、錢鳳進逼京師,朝廷百官莫不憂心忡忡。大部分的人都認為,王含、錢鳳軍力雖多,京師地小兵弱,難以久守,應乘敵人軍力尚未集結前,由皇帝率軍親征。郗鑒卻獨排眾議,認為:「王含、錢鳳人多勢眾,且來勢洶洶,朝中軍力無法阻擋,只可以智取,不可以力敵。而且王含軍紀不嚴明,所到之處極盡搜刮,早已失去民心,只要能善用情勢,必能克敵致勝。所以只要我方堅固自守,必有更多的忠義之士加入剿滅賊寇的陣容,讓晉軍更有勝算。如果今日與對方硬拚,我軍力...
嫠憂宗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寡婦不憂愁自己紡織的緯紗,而擔心周王朝的宗廟社稷,怕國亡禍己。典出《左傳.昭公二十四年》:「抑人有言曰:『嫠不恤其緯,而憂宗周之損,為將及焉。』」後比喻人憂國而忘身。也作「嫠不恤緯」、「嫠緯之憂」。
憂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憂慮恐懼。[例]他生性豁達開朗,對於死亡毫不憂懼。
皮頭夯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迷迷糊糊。《平鬼傳》第一一回:「從此竟變成了一個大慢性,整日家皮頭夯腦的,總不憂愁。」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