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8.566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韋應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偶宦心非累,處喧道自幽。空虛為世薄,子獨意綢繆。 南池宴錢子辛,賦得科鬥  臨池見科鬥,美爾樂有餘。不憂網與鉤,幸得免為魚。  且願充文字,登君尺素書。 詠徐正字畫青蠅  誤點能成物,迷真許一時。筆端來已久,座上去何遲。  顧白曾無變,聽雞不復疑。詎勞才子賞,為入國人詩。 虞獲子鹿  虞獲子鹿,畜之城陬。園有美草,池有清流。  但見蹶蹶,亦聞呦呦。誰知其思,岩谷雲遊。 陪王郎中尋孔征君  俗吏閒居少,同人會面難。偶隨香署客,來訪竹林歡。  暮館花微落,春城雨暫寒。甕間聊共酌,莫使宦情闌。 送宮人入道  舍寵求仙畏色衰,辭...
智者不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智慧的人不易被迷惑。「智」文獻異文作「知」。《論語.子罕》:「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不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不憂慮。如:「不虞匱乏」。
不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困惑,遇事能明辨而不會感到迷亂困擾。[例]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
樂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順應自然之理,安於處境,樂觀而不憂傷。《孟子.梁惠王下》:「以大事小者,樂天者也。」
勢不可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晉書.卷六七.郗鑒列傳》載,永嘉之亂後,晉室南遷,定都建康。但天下仍是紛亂的局面,各地都有賊寇造反,甚至想要取帝位而代之。當時王含、錢鳳進逼京師,朝廷百官莫不憂心忡忡。大部分的人都認為,王含、錢鳳軍力雖多,京師地小兵弱,難以久守,應乘敵人軍力尚未集結前,由皇帝率軍親征。郗鑒卻獨排眾議,認為:「王含、錢鳳人多勢眾,且來勢洶洶,朝中軍力無法阻擋,只可以智取,不可以力敵。而且王含軍紀不嚴明,所到之處極盡搜刮,早已失去民心,只要能善用情勢,必能克敵致勝。所以只要我方堅固自守,必有更多的忠義之士加入剿滅賊寇的陣容,讓晉軍更有勝算。如果今日與對方硬拚,我軍力弱而敵方強,若是遭對方擊敗,就算有伍員之類的...
妙手空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表不迴。」劉聽之。至四更卻返曰:「送其信了,後夜必使精精兒來殺某,及賊僕射之首。此時亦萬計殺之,乞不憂耳。」劉豁達大度,亦無畏色。是夜明燭,半宵之後,果有二幡子一紅一白,飄飄然如相擊于床四隅。良久,見一人自空而踣,身首異處。隱娘亦出曰:「精精兒已斃。」拽出于堂之下,以藥化為水,毛髮不存矣。隱娘1>曰:「後夜2>當使妙手空空兒3>繼至。空空兒之神術,人莫能窺其用,鬼莫得躡4>其蹤,能從空虛之入冥5>,善無形而滅影6>。隱娘之藝,故不能造其境,此即繫僕射之福耳。但以于闐玉周其頸,擁以衾,隱娘當化為蠛蠓,潛入僕射腸中聽伺,其餘無逃避處。」劉如言。至三更,瞑目未熟,果聞項上鏗然,聲甚厲。隱娘自劉口中...
知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深知自然生滅演變之理,而能隨遇而安。《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傳》:「德人無累兮,知命不憂。」《文選.曹植.箜篌引》:「先民誰不死,知命亦何憂。」
上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高位、高官。《易經.乾卦.九三》:「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戰國策.齊策四》:「於是梁王虛上位,以故相為上將軍;遣使者黃金千斤、車百乘,往聘孟嘗君。」
知者不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聰慧的人能深入了解,凡事不會疑惑不決。語出《論語.子罕》:「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