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73.418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迷惑。《論語.子罕》:「知者不惑。」《後漢書.卷五四.楊震傳》:「我有三不惑:酒、色、財也。」
2.孔子自稱四十不惑,後人因稱四十歲為「不惑」。如:「不惑之年」。
智者不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智慧的人不易被迷惑。「智」文獻異文作「知」。《論語.子罕》:「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知者不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聰慧的人能深入了解,凡事不會疑惑不決。語出《論語.子罕》:「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年屆不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紀已到四十歲。如:「他雖已年屆不惑,卻仍保有一顆赤子之心。」
了然不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非常清楚而不疑惑。《紅樓夢》第一回:「待在下將此來歷註明,方使閱者了然不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明天陪我去不?」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場戲好不精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奇怪、懷疑。如:「疑惑」。《論語.為政》:「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太平廣記.卷四八八.鶯鶯傳》:「求之,則終不復鼓矣,以是愈惑之。」
庸人自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智者不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明智、聰明的。如:「聰明睿智」。宋.蘇軾〈賈誼論〉:「是故非聰明睿哲不惑之主,則不能全其用。」
從善如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舊唐書.卷三.太宗本紀下》:「跡其聽斷不惑,從善如流,千載可稱,一人而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