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7.241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傳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知識、技能教給他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鄭玄在馬融門下,三年不得相見,高足弟子傳授而已。」《三國演義》第四九回:「亮雖不才,曾遇異人,傳授奇門遁甲天書,可以呼風喚雨。」
師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對老師的尊稱。《周禮.地官.師氏》:「三曰順行,以事師長。」《韓非子.五蠹》:「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為改;鄉人譙之,弗為動;師長教之,弗為變。」
不舞之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羊叔子向客人誇耀自己所養的鶴善舞,但是鶴在客人面前卻羽毛鬆散,不肯起舞。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後用以比喻人無能而出醜。《聊齋志異.卷九.折獄》:「過蒙器許,而駑鈍不才,竟以不舞之鶴為羊公辱。」
請自隗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時燕昭王欲攬賢士,郭隗乃請先任用自己,以吸引其他優秀人才。典出《戰國策.燕策一》。後以喻自告奮勇,自願帶頭。唐.韓愈〈與于襄陽書〉:「愈雖不才,其自處不敢後於恆人,閤下將求之而未得歟?古人有言,請自隗始。」
自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身知曉、明白。《三國演義》第九回:「邕雖不才,亦知大義,豈肯背國而向卓?只因一時知遇之感,不覺為之一哭,自知罪大。」《老殘遊記》第二回:「話說老殘在漁船上被眾人砸得沉下海去,自知萬無生理,只好閉著眼睛,聽他怎樣。」
意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為。文選.李陵〈答蘇武書〉:「陵也不才,希當大任,意謂此時,功難堪矣。」
犬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謙稱自己的兒子。宋.張孝祥〈鷓鴣天.阿母蟠桃不記春〉詞:「同犬子,祝龜齡。天教二老鬢長青。」《初刻拍案驚奇》卷一○:「犬子雖則不才,也強如那窮酸餓鬼。」
不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合中道。《孟子.離婁下》:「孟子曰:『中養也不中,才也養不才,故人樂有賢父兄也。』」
泥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地位卑下。《左傳.襄公三十年》:「使吾子辱在泥塗久矣,武之罪也,敢謝不才。」《三國志.卷一一.魏書.管寧傳》:「昔絳縣老人屈於泥塗,趙孟升之。」
死無葬身之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身死而無埋葬的地方。比喻下場淒涼。《水滸傳》第三二回:「宋公明只因要來投逩花知寨,險些兒死無葬身之地。」《三國演義》第一○回:「某雖不才,願施小策,教曹操死無葬身之地!」也作「死無葬身之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