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1.264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唾面自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劉餗《隋唐嘉話.卷下》李昭德為內史,婁師德為納言,相隨入朝,婁體肥行緩,李顧待不即至,乃發怒,曰:「尀耐殺人田舍漢!」婁聞之,反徐笑曰:「師德不是田舍漢,更阿誰是?」婁師德1>弟拜代州刺史2>,將行,謂之曰:「吾以不才,位居宰相3>。汝今又得州牧4>,叨據過分,人所嫉也,將何以全先人髮膚?」弟長跪5>,曰:「自今雖有唾6>某面者,某亦不敢言,但拭之而已。以此自勉,庶免兄憂。」師德曰:「此適所謂為我憂也。夫前人唾者,發於怒也。汝今拭之,是惡其唾而拭之,是逆前人怒也。唾不拭將自乾,何若笑而受之?」武后之年,竟保其寵祿,率是道也。 〔注解〕 (1) 婁師德:西元630∼699,字宗仁,唐鄭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我,自稱之詞。《三國演義》第七回:「某雖不才,願請軍出城,以決一戰。」《警世通言.卷三二.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某相遇之初,每聞絕調,輒不禁神魂之飛動。」
一言難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四:「務德問他:『許久不見,及有甚傷心之事?』任生道:『小弟不才遭變,一言難盡!』遂把前後始未之事,細述一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選擇官吏。如:「銓敘」、「銓選」。《魏書.卷八.世宗紀》:「而中正所銓,但存門第,吏部彞倫,仍不才舉。」
諸葛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永安病危,召諸葛亮矚託後事說:「君才十倍於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助,便給以輔助;若其不才,您可取而代之。」諸葛亮忙哭道:「臣必竭心盡力相輔,效忠貞之節,死而後已!」後主即位,諸葛亮受封武鄉侯,建立丞相府以處理日常事務,又兼任益州牧。當時,全國的軍、政、財,事無大小,皆由諸葛亮決定。  諸葛亮執政後,首先要辦的第一件大事是恢復與東吳的外交關係。劉備死後,東吳一方面繼續向魏稱臣,一方面尚未拿定主意怎樣對蜀,仍陳大軍於蜀的邊境。諸葛亮派尚書鄧芝出使東吳,說服孫權與蜀聯合,與魏斷絕關係。  當時,南中諸郡在劉備東...
顏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顏淵死,顏路請子之車以為之槨。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鯉也死,有棺而無槨。吾不徒行以為之槨。以吾從大夫之後,不可徒行也。*  顏淵死,其父顏路請求以孔子之車為之槨。槨是棺外的套棺。古注以為顏路請將孔子的車子出賣,以資買槨。也有注者認為不是賣車買槨,考據甚繁。孔子未許可,並對顏路說明,人子雖有才與不才之異,但在其父各言其子則同,我子鯉死,有棺無槨,當時我未嘗賣車為他作槨,因我有時要隨大...
犬馬之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人臣對君王表達效忠之心,也用來表示願為他人效勞的用語。《三國演義》第二一回:「公既奉詔討賊,備敢不效犬馬之勞?」《西遊記》第一二回:「貧僧不才,願效犬馬之勞,與陛下求取真經。」也作「犬馬之力」。
鄙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不才、在下
先聲奪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焉寘此?」出朝,則抱以適趙氏,頓首於宣子,曰:「先君奉此子也而屬諸子,曰:『此子也才,吾受子之賜;不才,吾唯子之怨。』今君雖終,言猶在耳,而弃之,若何?」宣子與諸大夫皆患穆嬴,且畏偪,乃背先蔑而立靈公,以禦秦師。箕鄭居守。趙盾將中軍,先克佐之。荀林父佐上軍,先蔑將下軍,先都佐之。步招御戎,戎津為右。及堇陰,宣子曰:「我若受秦,秦則賓也;不受,寇也。既不受矣,而復緩師,秦將生心。『先人有奪人之心』,軍之善謀也;『逐寇如追逃』,軍之善政也。」訓卒,利兵,秣馬,蓐食,潛師夜起。戎子,敗秦師于令狐,至于刳首。 ◎3《左傳.昭公二十一年》冬十月,華登以吳師救華氏。齊烏枝鳴戍宋。廚人濮曰:「《軍志》有之...
吉人天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吉人」:《左傳.宣公三年》冬,鄭穆公卒。初,鄭文公有賤妾曰燕姞,夢天使與己蘭,曰:「余為伯鯈。余,而祖也。以是為而子。以蘭有國香,人服媚之如是。」既而文公見之,與之蘭而御之。辭曰:「妾不才,幸而有子。將不信,敢徵蘭乎?」公曰:「諾。」生穆公,名之曰蘭。……公1>逐群公子,公子蘭2>奔晉3>,從晉文公4>伐鄭。石癸5>曰:「吾聞姬、姞耦6>,其子孫必蕃7>。姞,吉人也,后稷8>之元妃9>也。今公子蘭,姞甥也,天或啟之,必將為君,其後必蕃。先納之,可以亢寵10>。」與孔將鉏、侯宣多納之,盟于大宮11>而立之,以與晉平。穆公有疾,曰:「蘭死,吾其死乎!吾所以生也。」刈蘭而卒。 〔注解〕 (1...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