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67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左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數年後病逝。 學術思想在兩晉偏重形式主義的年代裡,只有左思一人,獨標異幟,出現於當時的詩壇,實有卓爾不群的氣概。他現存的作品雖不多,但大都富於諷諭寄託,具有建安、正始的風骨和傳統。 著作左思原有集五卷,散佚,後人輯有《左太沖集》。•《三都賦》•《詠史》八首•《悼離贈妹詩》二首•《招隱詩》二首•《嬌女詩》•《齊都賦》 代表作弱冠弄柔翰,卓犖觀群書。著論準〈過秦〉,作賦擬〈子虛〉。邊城苦鳴鏑,羽檄飛京都。雖非甲冑士,疇昔覽〈穰苴〉。長嘯激清風,志若無東吳。鉛刀貴一割,夢想騁良圖。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功成不受爵,長揖歸田廬...
絕甘分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美食不獨占而肯與眾人分享。比喻和眾人同甘共苦。《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李陵素與士大夫絕甘分少。」《舊五代史.卷六五.唐書.李建及傳》:「建及有膽氣,慷慨不群,……善於撫御,所得賞賜,皆分給部下,絕甘分少,頗洽軍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譏笑。《楚辭.屈原.九章.惜誦》:「行不群以巔越兮,又眾兆之所咍。」漢.王逸.注:「咍,笑也。楚人謂相啁笑曰咍。」唐.杜甫〈秋日荊南述懷三十韻〉:「休為貧士歎,任受眾人咍。」
群情激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群眾的情緒激動憤慨。如:「當年日本竄改歷史的事情傳開來,海內外中國人莫不群情激憤,同聲譴責。」
張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著作3 觀點4 評價 生平張旭(生卒年不詳),字伯高, 一字季明,吳郡(江蘇省蘇州)人。初任常熟縣尉,後官至金吾長史,人稱「張長史」。是唐代的書法家。以草書而聞名。其母陸氏為初唐書家陸柬之的侄女,即虞世南的外孫女。陸氏世代以書傳業,有稱於史。張旭為人灑脫不羈,豁達大度,卓爾不群,才華橫溢,學識淵博。與李白、賀知章相友善,杜甫將他三人列入「飲中八仙」。是一位極有個性的草書大家,因他常喝得大醉,就呼叫狂走,然後落筆成書,甚至以頭髮蘸墨書寫,故又有「張顛」的雅稱。後懷素繼承和發展了其筆法,也以草書得名,並稱「顛...
跌宕昭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章的氣勢放縱不拘,文意鮮明。南朝梁.蕭統〈陶淵明集序〉:「其文章不群,辭采精拔;跌宕昭彰,獨超眾類;抑揚爽朗,莫之與京。」
氣概凌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壯志凌雲」。見「壯志凌雲」條。01.宋.韓元吉〈祭資政殿大學士賀公文〉:「猗歟我公,挺然不群;自其少時,氣概凌雲。」 
雋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風姿清秀。唐.白行簡《李娃傳》:「知命之年,有一子,始弱冠矣;雋朗有詞藻,迥然不群,深為時輩推伏。」
前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前代。《楚辭.屈原.離騷》:「鷙鳥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大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性純正而有美德。如:「此次倡導禮貌運動,或有未盡事宜,敬請大雅之士指正!」《漢書.卷五三.景十三王傳》:「夫唯大雅,卓爾不群,河間獻王近之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