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6.119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一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曾經有過一次。唐.栖白〈寄南山景禪師〉詩:「一度林前見遠公,靜聞真語世情空。」
嗜痂之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喜食瘡痂的嗜好。語本《南史.卷一五.劉穆之傳》:「邕性嗜食瘡痂,以為味似鰒魚。」後用以形容人的嗜好奇特。《聊齋志異.卷四.羅剎海市》:「花面逢迎,世情如鬼。嗜痂之癖,舉世一轍。」也稱為「嗜痂成癖」。
黃春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劇團演出;編導《新白蛇傳I—恩情、愛情》歌仔戲 蘭陽戲劇團演出 2003年編導《新白蛇傳II—人情、世情》歌仔戲,蘭陽戲劇團演出 2005年文學漫畫《王善壽與牛進》皇冠出版社 1990年 評價蔡詩萍:「他哪裡僅是一位小說家而已,他根本就是如捲軸一般緩緩舒展開的『一部長篇小說的化身』……」 引用參考http://zh.wikipedia.org/wiki/%E9%BB%83%E6%98%A5%E6%98%8E維基百科http://mag.udn.com/mag/reading/storypage.jsp?f_MAIN_ID...
羅雀門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來,他又官復原職,昔日的賓客又再度登門了。這一失一得、一貧一富交替所形成的不同景況,讓翟公看透了世情,識清了這世態炎涼。《史記》作者司馬遷以翟公的這段史實,表達了對官場中人情冷暖之感慨,更說到:「夫以汲、鄭之賢,有勢則賓客十倍,無勢則否,況眾人乎!」意思是說:像汲、鄭這樣出色的人,都會遇到這種冷暖的待遇,何況是一般人呢?司馬遷恐怕也反應自己當下的心情吧!後來「門可羅雀」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做官的人失勢後賓客稀少的景況。亦可用以泛指一般來客稀少、門庭冷清的景況。
筆誅口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 蓽門圭竇:比喻貧苦人家或貧苦人家居住的簡陋環境。見「篳門圭竇」。 (4) 老奸巨滑:深歷世情而極奸詐狡猾的人。見「老奸巨滑」。
大有逕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出《莊子.逍遙遊》:「吾聞言於接輿,大而無當,往而不返。吾驚怖其言,猶河漢而無極也。大有逕庭,不近人情焉。」唐.成玄英.疏:「謂接輿之言不偶於俗,多有過差,不附世情,故大言不合於理耳也。」形容彼此言行截然不同相差甚遠。宋.劉克莊〈與竹溪林中書書〉:「錄示飛躍亭詩,篇篇有飛躍意,與卷中諸賢高談闊論,諄諄然解費隱字及勿忘勿助長數句,與飛躍全無相關者,大有逕庭矣。」也作「大相逕庭」、「大相徑庭」。庭,舊音為ㄊㄧㄥˋ。
李戴張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張冠李戴」。見「張冠李戴」條。01.明.劉效祖〈黃鶯兒.堪笑世情薄〉曲:「堪笑世情薄,百般的都弄巧。李四戴著張三帽,歪行貨當高,假東西說好。」
見兔放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看準時機,及時採取行動,以獲取利益。《石點頭.卷一二.侯官縣烈女殲仇》:「當今世情,何人不趨炎附勢,見兔放鷹,誰肯結交窮秀才。」
平地風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宋.蘇轍〈思歸〉詩二首之一:「兒言世情惡,平地風波起。」
門可張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來,他又官復原職,昔日的賓客又再度登門了。這一失一得、一貧一富交替所形成的不同景況,讓翟公看透了世情,識清了這世態炎涼。《史記》作者司馬遷以翟公的這段史實,表達了對官場中人情冷暖之感慨,更說到:「夫以汲、鄭之賢,有勢則賓客十倍,無勢則否,況眾人乎!」意思是說:像汲、鄭這樣出色的人,都會遇到這種冷暖的待遇,何況是一般人呢?司馬遷恐怕也反應自己當下的心情吧!後來「門可羅雀」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做官的人失勢後賓客稀少的景況。亦可用以泛指一般來客稀少、門庭冷清的景況。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