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0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淺青黑色的。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二.故事二》:「近歲京師士人朝服乘馬,以黲衣蒙之,謂之『涼衫』。」
騎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乘馬,人跨坐或側坐於馬上。《紅樓夢》第六三回:「賈蓉得不得一聲兒,先騎馬飛來至家。」
響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北方乘馬攔路的強盜。因劫掠時先施放響箭,故稱為「響馬」。《醒世姻緣傳》第五三回:「地方保甲救人,有響馬截劫。」《儒林外史》第三四回:「近來咱們地方上響馬甚多,凡過往的客人,須要遲行早住。」
雨順風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韜、犬韜,則是軍事的戰略。《舊唐書》有一段《六韜》佚文記載:武王伐紂,天下大雪,雪深三尺,突然有五人乘馬車,後面跟著二人騎馬,到營帳前求見武王。武王覺得很奇怪,就問太公姜尚,太公說:「他們是五方之神,天意要您建立周朝,他們是前來接受派遣的。」武王馬上迎接五神入營,請他們協助驅除紂王,救眾生於水火之中。武王消滅殷商的暴政後,五神完成任務,隨即返回天庭。從此風雨及時,五穀豐收,人民富樂安康,天下太平。「風調雨順」即摘自典源,用來形容豐年安樂,天下太平的景象。
父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職官名。如今之鄉鎮村里長。《公羊傳.宣公十五年》:「什一者,天下之中正也。」唐.徐彥.疏:「選其耆老有高德者,名曰父老,其有辨護伉健者為里正,皆受倍田,得乘馬。」
泣血漣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悲痛異常。《易經.屯卦.上六》:「乘馬班如,泣血漣如。」《後漢書.卷五七.劉瑜傳》:「臣在下土,聽聞歌謠,驕臣虐政之事,遠近呼嗟之音,竊為辛楚,泣血漣如。」
馬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馬拉動的車子。《續漢書志.第二九.輿服志上》:「賈人不得乘馬車。除吏赤畫杠,其餘皆青云。」
黃袍加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主,願策1>太尉2>為天子。」未及對,有以黃衣3>加太祖4>身,眾皆羅拜5>,呼萬歲,即掖6>太祖乘馬。太祖攬轡謂諸將曰:「我有號令,爾能從乎?」皆下馬曰:「唯命。」太祖曰:「太后、主上,吾皆北面事之,汝輩不得驚犯;大臣皆我比肩,不得侵凌;朝廷府庫、士庶之家,不得侵掠。用令有重賞,違即孥戮汝。」諸將皆載拜,肅隊以入。 〔注解〕 (1) 策:謀劃、策劃。 (2) 太尉:職官名,掌管軍事。秦以太尉為全國最高軍事長官,與丞相、御史大夫并稱「三公」。漢初沿襲舊制,後改稱為「大司馬」,東漢時仍稱「太尉」。隋唐後實行三省制,太尉成為一種贈官。明初廢除,後不復置。 (3) 黃衣:黃袍,即天子服。 ...
面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臉色。《文明小史》第三○回:「看他面色,又不是醉後失言的樣子,不解所以然的緣故。」《三國演義》第一○八回:「恪大驚,自乘馬遍視各營,果見軍士面色黃腫,各帶病容。」
短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短與長。《管子.乘馬》:「時之短長,陰陽之利用也。」漢.王充《論衡.辨崇》:「家人治產,貧富息耗,壽命短長,各有遠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