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0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風調雨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韜、犬韜,則是軍事的戰略。《舊唐書》有一段《六韜》佚文記載:武王伐紂,天下大雪,雪深三尺,突然有五人乘馬車,後面跟著二人騎馬,到營帳前求見武王。武王覺得很奇怪,就問太公姜尚,太公說:「他們是五方之神,天意要您建立周朝,他們是前來接受派遣的。」武王馬上迎接五神入營,請他們協助驅除紂王,救眾生於水火之中。武王消滅殷商的暴政後,五神完成任務,隨即返回天庭。從此風雨及時,五穀豐收,人民富樂安康,天下太平。「風調雨順」即摘自典源,用來形容豐年安樂,天下太平的景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將鞍具套在牲畜身上。《說文解字.牛部》:「犕,《易》曰:『犕牛乘馬。』」《玉篇.牛部》:「犕,服也,以鞍裝馬也。」
皁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乘馬時穿著的鞋子,後成為著朝服時所穿的鞋子。「皁」文獻異文作「皂」。《儒林外史》第二回:「身穿寶藍緞直裰,腳下粉底皂靴。」
角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用牛角或玉石做裝飾的腰帶。《警世通言.卷三.王安石三難蘇學士》:「東坡素服角帶,寫下新任黃州團練副使腳色手本,乘馬來見丞相領飯。」
單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單獨一匹馬。《公羊傳.隱公元年》「賵者蓋以馬,以乘馬束帛」句下徐彥疏引《書傳》:「士乘飾車兩馬,庶人單馬木車是也。」
北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北方人。如:「北人乘馬,南人乘舟」。《漢書.卷三三.儒林傳.戚袞傳》:「就國子博士宋懷方質儀禮義,懷方北人。」
刑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受過刑罰而致身體不全的人。漢.董仲舒《春秋繁露.服制》:「刑餘戳民,不敢服絲元纁乘馬。」
輿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車。《宋書.卷一八.禮志五》:「魏、晉御小出,常乘馬,亦多乘輿車。」《南齊書.卷一七.輿服志》:「輿車,一曰小輿。小行幸乘之。皇太子亦得於宮內乘之。」
憂國忘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憂慮國事,將個人私務棄置一旁。《三國志.卷二七.魏書.徐邈傳》:「忠清在公,憂國忘私,不營產業,身沒之後,家無餘財。」《古文苑.卷一九.碑.楚相孫叔敖碑》:「其憂國忘私,乘馬三年,不別牝牡。」
馬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戰馬身上所披的甲衣。《新五代史.卷一○.漢高祖本紀》:「晉高祖馬甲斷,梁兵幾及,知遠以所乘馬授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