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9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劉天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95~1932)江蘇省江陰縣人,為近代著名的作曲家、民族樂器演奏家及音樂教育家,為文學家劉復之弟。曾向江南民間音樂家周少梅、沈肇州學習二胡、琵琶,並和民間藝人學習多種民間樂器,記錄民間樂譜,從事音樂創作,名曲甚多,如二胡獨奏曲〈病中吟〉、〈空山鳥語〉、〈光明行〉等。後因赴北京天橋收集鑼鼓譜時,染猩紅熱而病故,享年三十八歲。
揚州清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流行於江蘇揚州地區的曲藝。由一至數人演唱,多數只唱而不說,以二胡、琵琶、四胡等伴奏。所唱的曲牌有滿江紅、剪剪花、梳妝臺等,曲目都為短篇。
山東梆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山東一帶與河南、河北部分地區的劇種。據說是秦腔或晉劇傳入山東後所形成。至今已有三百餘年歷史,以梆子腔演唱。伴奏樂器最早使用二弦、三弦,後改用板胡、二胡。戲曲劇目有四百餘齣。
樂亭大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中葉一種起源於河北省樂亭縣的曲藝,流行於樂亭、唐山及華北地區。表演形式為一人左手擊鐵板,右手擊鼓演唱,另以三弦或四胡、笛子、二胡等樂器伴奏。分為東路和西路兩派,東路以樂亭為中心,音調高亢;西路以唐山為中心,唱腔婉轉,節奏富變化。
老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京胡、二胡等樂器上所用的粗弦。也作「老絃」、「裡弦」。
四明南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曲藝。用寧波方言說唱的彈詞。由一人自彈三弦說唱,一人敲揚琴伴奏,或有增至五人以上,加用琵琶、二胡、笙、簫等。有文書、武書之別。前者重說白,後者重唱工,唱詞以七字句為基礎,文詞較艱深。流行於浙江寧波和上海等地。也稱為「四明文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