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5.24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鳥向下飛。《詩經.邶風.燕燕》:「燕燕于飛,頡之頏之。」漢.毛亨.傳:「飛而上曰頡,飛而下曰頏。」
喈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擬聲詞:(1)形容和諧的鐘鼓聲。《詩經.小雅.鼓鐘》:「鼓鐘喈喈,淮水湝湝,憂心且悲。」(2)形容鳥鳴聲。《詩經.周南.葛覃》:「黃鳥于飛,集于灌木,其鳴喈喈。」(3)形容鸞鈴聲。《詩經.大雅.蒸民》:「四牡騤騤,八鸞喈喈。」
忒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太甚、過於。宋.李流謙〈于飛樂.薄日烘晴〉詞:「笑溪桃、并塢杏,忒煞尋常。」《醒世恆言.卷四.灌園叟晚逢仙女》:「這老官兒真個忒煞古怪,所以有這樣事,也得他經一遭兒,警戒下次。」也作「忒殺」、「忒甚」。
和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鳥的鳴聲相應和。比喻音樂或歌唱聲調相諧。《左傳.莊公二十二年》:「鳳皇于飛,和鳴鏘鏘。」《文選.嵇康.琴賦》:「遠而聽之,若鸞鳳和鳴戲雲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燕子。《詩經.邶風.燕燕》:「燕燕于飛,差池其羽。」漢.毛亨.傳:「燕燕,鳦也。」《史記.卷五.秦本紀》「女脩織,玄鳥隕卵,女脩吞之,生子大業」句下唐.司馬貞.索隱:「女脩,顓頊之裔女,吞鳦子而生大業。」
燕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燕子。《詩經.邶風.燕燕》:「燕燕于飛,差池其羽。」唐.齊己〈新燕〉詩:「燕燕知何事,年年應候來。」
葬身魚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淹死。明.楊柔勝《玉環記》第三○齣:「寧可葬身魚腹,決不效于飛。」
哀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哀鳴的鴻鴈。語本《詩經.小雅.鴻鴈》:「鴻鴈于飛,哀鳴嗷嗷。」後比喻流離失所的災民。清.洪昇《長生殿》第三五齣:「征調千家,流離百室,哀鴻滿路悲戚,須早招徠,閭閻重見盈實。」
哀鴻遍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哀鴻遍野」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哀鴻遍野」是由《詩經.小雅.鴻鴈》:「鴻鴈于飛,哀鳴嗷嗷」兩句句義擴大而來,原意是找不到棲身之所的鴻鴈,悲傷哀痛地鳴叫。又根據〈詩序〉所寫,〈鴻鴈〉一詩是用來讚美周宣王,因為在當時「萬民離散,不安其居,而能勞來還定安集之。至于矜寡,無不得其所焉」,而周宣王中興周朝,讓流離失所的人民得以安居樂業,所以「鴻鴈于飛,哀鳴嗷嗷」又引申為形容流離失所的難民,呻吟呼救的悲慘景況。後來就用「哀鴻」比喻流離失所的災民。「哀鴻遍野」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到處都是流離失所的難民。如清代湯斌〈睢沐二邑秋災情形疏〉:「歷年災患頻仍,黎民塗炭,今春賣兒賣女者,有...
暉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晴朗的樣子。南朝陳.江總〈燕燕于飛〉詩:「二月春暉暉,雙燕理毛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