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45 ms
共 5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英法百年戰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了法王約翰二世。1360年,愛德華放棄當法國國王的念頭,歸還法國西部的領土。但後來1415年,英國的亨利五世重新要求當法國國王,又使戰爭連綿不斷。到了1422年亨利五世駕崩,英國和法國的戰火更加猛烈,法國幾乎是命懸一線。而就在1429年,法國少女貞德領導法國人在奧爾良和帕泰兩地大敗英軍,大振法軍士氣。持續到了1453年英法百年戰爭才由法國人在沙蒂永之戰的勝利宣告結束,此時英國人手中僅剩下加來。而領導法軍的少女貞德不幸地在1431年被英軍俘虜,並且被...
|
美國獨立戰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英、美雙方力量趨於平衡。英軍擔心法國艦隊封鎖德拉瓦河,於是撤出費城,集中兵力退守紐約城。1778年,亨利.柯林頓接替豪任英軍統帥,主戰場移向南部地區,兵力集中於南卡羅萊納和喬治亞。英軍佔領喬治亞州首府薩瓦納,1779年喬治亞其他地方也被英軍佔領。但在1779年9月卻反被美法聯軍包圍。1780年春天,英軍進圍查爾斯頓,該年5月英軍成功逼降被圍的南方美軍,約3000名美軍被俘,是獨立戰爭中美國損失最慘重的一次。柯林頓以為南方勝局已定,就率軍返回紐約,派固守查爾斯頓。隨後美國蓋茨將軍的軍隊與康瓦利斯在南卡羅萊納的坎登遭遇,美軍...
|
杜斯妥也夫斯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紀很多作家,包括福克納、加繆、卡夫卡,日本知名大導演黑澤明等,但是也有人對他不屑一顧,比如納博科夫、亨利•詹姆斯和D•H•勞倫斯。他和托爾斯泰、屠格涅夫並稱為俄羅斯文學「三巨頭」,南京師範大學教授汪介之認為:「屠格涅夫以詩意的眼光看待生活,以詩意的筆調展現美好。托爾斯泰具有思想家的靈性,能洞悉社會的全貌。而杜斯妥也夫斯基注重人性的發掘,逼視著人性的陰暗面。他沉鬱的風格,與他的經歷和精神狀態密切相關。」[1]高爾基說過:「就表現力來說,他的才能只有莎士比亞可以同他媲美。」但他的頹廢又讓托爾斯泰嘆息「不能奉為後世楷模」。哈洛...
|
歐陽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我﹞的每一篇小說,至少有一幕重要的劇景,在劇景中,主角的內心生活和外界活動,發生正面衝突,引起高潮。亨利‧詹姆士的『劇景、描述穿插法』是寫小說的一大秘訣。亞里斯多得分析希臘古劇,談到『三條協律』﹝即三一律﹞像〈網〉、〈半個微笑〉,〈那長頭髮的女孩〉,〈花瓶〉、〈浪子〉、〈最後一節課〉等篇,除了回憶的部分及背景的描述外,故事都發生在一日之內,在同一地點,而且情節是單一的。求單一緊湊的戲劇效果,重視伏筆,有推理性質。」由歐陽子的自我陳述也可以清楚看見她的寫作風格。 文學評價:白先勇曾說:「歐陽子的小說有兩種中國小說傳統罕有的...
|
方素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化公司)2001沒有你,我怎麼辦?(上人文化公公司)2001喬瑟夫有件舊外套(臺灣麥克公司)2002亨利散步去菲去堡(維京國際公司)2002籃月(三之三文化)2002媽媽工作‧爸爸工作(親親文化公司)2003亨利蓋了座小木屋(維京國際公司)2003一隻聖誕雞(東方出版社)2004亨利去爬山(維京國際公司)2004馬桶裡有妖怪(東方出版社)2004媽媽小時候(東方出版社)200...
|
腎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腎小管(renal tubules): 由鮑氏囊延伸出的管道,每條腎小管都包含三個部分:近曲小管、亨利氏圈和遠曲小管。在腎小管附近有許多微血管圍繞,這些微血管圍出球小動脈的分支,它們會匯集成較大的血管,將血液帶離腎臟。(六) 集尿管(collecting duct): 收集腎小管內的尿液,將其帶往腎盂。 尿液形成的過程血液進入到腎元內後,接著進入到腎小管中,因為周遭環境濃度的不同,血液中的物質會隨著不同的濃度而進出血管及周邊組織,藉而達到過濾的效果,並且將葡萄糖、胺基酸、維生素等物質回收,過濾後剩下的液體會在集尿管被匯...
|
林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黑奴籲天錄》,即《湯姆叔叔的小屋》,美國斯托夫人,林紓、魏易合譯(1905)•《迦因小傳》,英,亨利•萊特•哈葛德(H•R•Haggard)(1905)•《埃及金字塔剖屍記》,林紓、曾宗鞏合譯(1905)•《英孝子火山報仇錄》,林紓、魏易合譯(1905)•《鬼山狼俠傳》,林紓、曾宗鞏合譯(1905)•《斐洲煙水愁城錄》,林紓、曾宗鞏合譯(1905)•《玉雪留痕》,林紓、魏易合譯(1905)•《埃斯蘭情俠傳》,林紓、魏易合譯(1905)•《撒克遜劫後英雄略》(1905)•《洪罕女郎傳》,林紓、魏易合譯(1906)•《霧...
|
但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逐但丁,一但他回城,任何佛羅倫斯士兵都可以處決燒死他,從此但丁再也沒有能回到家鄉。1308年盧森堡的亨利七世當選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預備入侵佛羅倫斯,但丁給他寫信,指點需要進攻的地點,因此白黨也開始痛恨但丁。1313年亨利去世,但丁的希望落空。1315年,佛羅倫斯被軍人掌權,宣布如果但丁肯付罰金,並於頭上撒灰,頸下掛刀,遊街一周就可免罪返國。但丁回信說:「這種方法不是我返國的路!要是損害了我但丁的名譽,那麼我決不再踏上佛羅倫斯的土地!難道我在別處就...
|
伊拉斯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機會。基於他精湛的拉丁語水準和聞名的作家身分,他被邀請擔任康佈雷(Cambrai)地區主教貝根親王亨利(Henry of Bergen)的秘書。被視為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的人道主義者之一,伊拉斯慕思終其一生都在為保衛天主教的一種傳福音構思而奮鬥。他持續批評主教們及教廷的行為及生活方式是和傳福音相違背的。他的許多著作裡,The Praise of Folly是最受矚目的。依拉斯慕思長期在歐洲各地旅行,尤其是在英格蘭和在義大利的期間,他發展了以基督為中心思想的人道主義思想。即使他的思想是十分接近路德,他卻也從不願意成為新教徒...
|
不自由毋寧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意指自由比生命更可貴。西元一七七五年三月二十三日,推動美國獨立革命的政治家派屈克.亨利(Patrick Henry)在維吉尼亞州里奇蒙的聖約翰教堂發表了著名的「不自由,毋寧死」(Give me Liberty,or give me Death.)演說。這個句子在法國大革命及後來各地革命運動中成為常見的口號。此語在中國晚清革命思潮中亦頗為流行,改革家和思想家梁啟超一九○二年在其《新民說》中即曾寫道:「『不自由毋寧死!』斯語也,實十八、九兩世紀中,歐美諸國民所以立國之本原也。」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