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來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商湯征伐,因其來而使百姓能獲得困苦之解脫與蘇息。語出《書經.仲虺之誥》:「徯予后,后來其蘇。」後泛指百姓從困苦中獲得解脫。《晉書.卷六二.祖逖傳》:「沉溺之士欣於來蘇,庶幾國恥可雪。」
無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沒有君主、領導者。《書經.仲虺之誥》:「惟天生民有欲,無主乃亂。」《三國演義》第一○回:「軍士無主,望風奔逃。」
推亡固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推翻亂亡之國,鞏固已存之邦。《書經.仲虺之誥》:「推亡固存,邦乃其昌。」《左傳.襄公三十年》:「亂者取之,亡者侮之,推亡固存,國之利也。」
塗炭生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馮該殺死。「生靈塗炭」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用於形容人民處於極端艱苦的困境。此外,在《書經.仲虺之誥》中有一句話:「有夏昏德,民墜塗炭」,意思是說:夏桀昏庸不能體恤人民,以致人民生活陷入艱困。文中「民墜塗炭」的語義和《晉書.卷一一五.苻丕載記》中的「生靈塗炭」相近似,也可參考之。
慚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德行有缺陷、不圓滿。《書經.仲虺之誥》:「成湯放桀于南巢,惟有慚德。」唐.李白〈與賈少公書〉:「方之二子,實有慚德,徒塵忝幕府,終無能為。」
生靈塗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馮該殺死。「生靈塗炭」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用於形容人民處於極端艱苦的困境。此外,在《書經.仲虺之誥》中有一句話:「有夏昏德,民墜塗炭」,意思是說:夏桀昏庸不能體恤人民,以致人民生活陷入艱困。文中「民墜塗炭」的語義和《晉書.卷一一五.苻丕載記》中的「生靈塗炭」相近似,也可參考之。
實繁有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數眾多。《書經.仲虺之誥》:「簡賢附勢,實繁有徒。」《聊齋志異.卷六.周三》:「但此輩實繁有徒,不可善諭,難免用武。」也作「繁有徒」。
南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征伐南方。《書經.仲虺之誥》:「初征自葛,東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左傳.僖公四年》:「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
東征西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出兵征討東方,而西方的百姓埋怨不先來解救自己。語本《書經.仲虺之誥》:「乃葛伯仇餉,初征自葛,東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曰:『奚獨後予。』」形容人民對仁義之師的盼望。《舊五代史.卷一二○.周書.恭帝本紀》:「逮事世宗,功存納麓,東征西怨,厥績懋焉。」
民墜塗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百姓生活十分痛苦,如墜入泥濘火炭之中。《書經.仲虺之誥》:「有夏昏德,民墜塗炭。」也作「生靈塗炭」。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