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0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接近、親近。《書經.仲虺之語》:「惟王不邇聲色,不殖貨利。」唐.韓愈〈釋言〉:「夫聰明則聽視不惑,公正則不邇讒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後嗣、子孫。《書經.仲虺之誥》:「垂裕後昆。」漢.孔安國.傳:「垂優足之道示後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賜與、賜給。通「賜」。《書經.仲虺之誥》:「天乃錫王勇智,表正萬邦。」《左傳.隱公元年》:「孝子不匱,永錫爾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地名。商湯左相仲虺的封地。故址位於大陸地區山東省滕縣以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中國古代北方的民族。因主要居住在北方,故通稱為「北狄」。秦、漢以後成為中原對北方各族的泛稱。《書經.仲虺之誥》:「東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禮記.王制》:「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
自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認滿足。引申為驕傲、自負的意思。《書經.仲虺之誥》:「德日新,萬邦惟懷;志自滿,九族乃離。」《西遊記》第二二回:「你這猴子,又逞自滿,不肯說出保唐僧的話來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繼承。《書經.仲虺之誥》:「表正萬邦,纘禹舊服。」唐.孔安國.傳:「繼禹之功,統其故服。」《禮記.中庸》:「武王纘大王、王季、文王之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穀類植物所結的果實,虛有外殼,裡面卻是中空的,稱為「秕」或「秕穀」。《說文解字.禾部》:「秕,不成粟也。」《書經.仲虺之誥》:「若苗之有莠,若粟之有秕。」宋.蘇軾〈稼說〉:「故富人之稼常美,少秕而多實,久藏而不腐。」俗稱為「癟子」。
塗炭生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馮該殺死。「生靈塗炭」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用於形容人民處於極端艱苦的困境。此外,在《書經.仲虺之誥》中有一句話:「有夏昏德,民墜塗炭」,意思是說:夏桀昏庸不能體恤人民,以致人民生活陷入艱困。文中「民墜塗炭」的語義和《晉書.卷一一五.苻丕載記》中的「生靈塗炭」相近似,也可參考之。
昌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昌明興盛。《書經.仲虺之誥》:「邦乃其昌。」漢.孔安國.傳:「王者如此,國乃昌盛。」《詩經.齊風.雞鳴》:「朝既昌矣!」漢.毛亨.傳:「朝已昌盛,則君聽朝。」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