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8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人心不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劉時中〈端正好.上高監司.既官府甚清明套.十二月〉曲(據《全元散曲》引)不是我論黃數黑1>,怎禁他惡紫奪朱2>?爭3>奈何人心不古,出落著馬牛襟裾4>。口將言而囁嚅5>,足欲進而趄6>。 〔注解〕 (1) 論黃數黑:惡意攻訐,誹謗批評。見「數黑論黃」。 (2) 惡紫奪朱:比喻異端代替正統,邪惡超越正義。惡,音ㄨˋ,憎恨。見「惡紫奪朱」。 (3) 爭:如何,同「怎」。 (4) 馬牛襟裾:比喻不識禮儀,人行事像禽獸一般。襟裾,音ㄐ|ㄣ ㄐㄩ,衣服。見「馬牛襟裾」。 (5) 囁嚅:音ㄋ|ㄝˋ ㄖㄨˊ,有話想說又不敢說,吞吞吐吐的樣子。 (6) 趄:音ㄗ ㄐㄩ,想前進卻又不敢。
花枝招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人打扮豔麗、引人注目的樣子。多用於女子。《紅樓夢》第三九回:「劉姥姥進去,只見滿屋裡珠圍翠繞,花枝招展,並不知都係何人。」《兒女英雄傳》第二八回:「纔交五鼓,張姑娘便起來梳洗妝飾,也打扮得花枝招展,繡帶蹁躚。」也作「花枝招颭」。
高山流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元.金仁傑《追韓信》第一折:「嘆良金美玉何人曉,恨高山流水知音少。」
慘綠少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身穿暗綠色衣服的少年。語出唐.張固〈幽閑鼓吹〉:「客至,夫人垂簾視之,既罷會,喜曰:『皆爾之儔也,不足憂矣!末座慘綠少年何人也?』答曰:『補闕杜黃裳。』」後用以指風度翩翩、意氣風發的青年才俊。
其貌不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語本左傳˙昭公二十八年今子少不颺,子若無言,吾幾失子矣句下杜預˙注:顏貌不揚顯。形容人面貌醜陋、難看。宋˙王讜˙唐語林˙卷二˙文學:日休字逸少,後字襲美,襄陽竟陵人。少隱鹿門山,號醉吟先生。榜末及第,禮部侍郎鄭愚以其貌不揚,戲之。 2.語譯比喻長的十分醜,令人看不下去。 3.故事內容無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眼歪嘴斜 相反詞花容月貌 5.例句她雖長的其貌不揚,但她的內在美是不輸給任何人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處、位於。《孟子.離婁上》:「居下位而不獲於上。」唐.劉禹錫〈詠史〉詩二首之二:「同遇漢文時,何人居貴位?」
俗民方法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下列假定上1. 在日常生活中,每一個人的行為都是依據普通常識來做決定,亦即認定社會客觀存在且獨立於任何人之外。2. 社會具有規則,而個人被迫要學會辨認這些「沒有被紀錄」的規則,但人們通常只是了解這些規則的背景以及其運作模式。三、 透過研究者的觀察來了解高芬柯點明俗民方法論的研究重點不在於那些互動規則,而是在規則籠罩、無形牽制下的人類行為,亦即研究人類在不自覺的情況下,會如何被這些潛在規則所影響,強調過度的科學理性原則和一致的原則反而會讓人類行為更加難以理解,因此,俗民方法論者企圖從現實和實際的立場來看待人類社會,並更切實...
心如止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志不為外物所動,如靜止不流動的水。唐.白居易〈祭李侍郎文〉:「浩浩世途,是非同軌;齒牙相軋,波瀾四起。公獨何人,心如止水;風雨如晦,雞鳴不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方位名。與「北」相對。如:「坐北朝南」、「大江南北」。《詩經.小雅.何人斯》:「胡不自南?」
永垂不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永垂不朽」原作「垂不朽」。蔡邕,字伯喈,東漢陳留人。蔡邕少時師事太傅胡廣。胡廣,字伯始,東漢南郡華容人。官至太傅,歷事安、順、沖、質、桓、靈六帝。胡廣熟悉典章,辦事經驗豐富,柔媚謙恭,不抵觸任何人,在當時有「萬事不理問伯始,天下中庸惟胡公。」的諺語。靈帝即位時,胡廣年已八十,仍代為太傅,老死任上。熹平六年,靈帝感懷胡廣的恩德,令胡廣的學生蔡邕為恩師作〈胡公碑〉,以紀念胡廣。內容記載胡廣對漢朝的貢獻,並且頌揚胡廣的事蹟必可永遠流傳而不可磨滅。後來「永垂不朽」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永遠流傳而不可磨滅。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