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5.366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痙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肌肉發生急遽而不自主的收縮,並有疼痛的感覺及機能的障礙。中樞神經系統的疾病、急性傳染病、過度疲勞等,都會導致肌肉的痙攣現象。或讀為ㄐㄧㄥˋ ㄌㄨㄢˊ jìng luá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北平方言。指傳染。如:「這病招人,要小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蚊科的通稱。幼蟲孑孓生活在水中。成蟲體呈灰褐色,喙管細長,雌蟲吸食人血,能傳染疾病,雄蟲只吸食花果的汁液。種類甚多,如三斑家蚊、瘧蚊、埃及斑蚊等。
腌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乾淨。[例]此地垃圾堆積,腌臢不堪,難怪會流行傳染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或牲畜的急性傳染病。《集韻.平聲.魂韻》:「瘟,疫也。」如:「雞瘟」、「犬瘟」。
感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傳染、染受。如:「幼兒應盡量避免到人多的場合,避免受到細菌或病毒的感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昆蟲綱雙翅目蠅科的通稱。體長約六、七公釐,密生短毛,灰黑色,頭上有複眼甚大,口器伸為管狀,適於舐食。生長繁殖極快,能傳染霍亂、傷寒、結核、痢疾等的病原菌。常見的有家蠅、綠蠅、肉蠅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隱翅目昆蟲的總稱。約一千六百多種。頭小體肥,無翅,腳上有棘刺,後腳發達,善跳躍。寄生於人、貓及鼠等動物身上,以吸食血液為生。為重要的傳染病媒。俗稱為「跳蚤」。
冉伯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血淋漓,不堪入目,異臭撲鼻,不僅別人感到厭惡,他也自慚形穢,因而不肯與人交接,逢人常常避道而行,生怕傳染了人家。孔子卻從未因冉伯牛患有惡疾而嫌棄他,並常在弟子中稱道他的德行,將他與顏回並駕齊驅。 思想沒有特殊記載 著作沒有特殊記載 評價冉伯牛以德行著稱,是一位德行高尚的君子,為人「危言正行」,是孔門四科十哲之一,德行與顏淵、閔子騫、仲弓齊名。《論語‧先進》曾經記述孔子對弟子冉伯牛的評價:「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孟子在評論孔門弟子時則把他列為德行的首位,可見其在仁德上確有令人讚賞之處。 參考資料http://...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性或急性傳染病的總稱。如:「鼠疫」、「時疫」。唐.柳宗元〈永州龍興寺息壤記〉:「南方多疫,勞者先死。」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