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9.457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翻陳出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翻,翻倒。「翻陳出新」猶「推陳出新」。見「推陳出新」條。01.清.梁紹壬《兩般秋雨盦隨筆.卷三.釣臺詩》:「至羅泌詩云:『一著羊裘便有心,虛名浪說到如今。當年若著漁蓑去,煙水茫茫何處尋?』雖屬翻陳出新,未免尋瑕索垢。」02.清.袁枚《隨園詩話》卷四:「題古蹟,能翻陳出新最妙。……嚴子陵釣臺或題云:『一著羊裘便有心,虛名傳誦到如今。當時若著簑衣去,煙水茫茫何處尋?』」
直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直延續到某個時刻。《清平山堂話本.西湖三塔記》:「直到如今,西湖上古跡遺蹤,傳誦不絕。」《儒林外史》第二回:「直到巳牌時候,周先生纔來。」
玲瓏八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副元帥。塞外的軍旅生活,使得盧綸的詩風轉為粗獷豪放。此時期的作品,如〈塞下曲〉等,風格慷慨,廣為人所傳誦。在〈賦得彭祖樓送楊宗德歸徐州幕〉詩中,盧綸描寫彭祖樓的環境,稱它四面八方都有寬大的窗戶,所以室內光線十分充足,潔淨明亮得直逼仙境。因為八面都透光,所以稱作「八面玲瓏」,後來演變成一個成語,用來形容人言行手段,十分巧妙,處世圓融。
興高彩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字安仁,西晉中牟人。美姿儀,出洛陽道,婦人嘗縈繞投果。為文詞藻絕麗,尤長於哀誄,有悼亡詩,為世傳誦。後孫秀誣以謀反,族誅。亦稱為「潘河陽」、「潘安」。
萍水相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王閣序〉。這篇文章是王勃參加洪州都督閻公於滕王閣上盛宴時所作。其中「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傳誦千古。但除這兩句外,文章中也有幾句寫到奔波天涯的失意遊子,「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意思是說:「群山峻嶺,是如此難以超越,但有誰會去同情於迷路於其中的人?在天涯奔波中,偶然相遇的人竟都是流落在外的異鄉人。」當然王勃在文章中,說這幾句話是別有所指的,是在為那些有志難伸的人,抒發自己的看法。後來「萍水相逢」被摘出成一句成語,比喻人本素不相識,因機緣巧合偶然相逢。就緣分來說,自是有緣;但就交情來講,則尚屬微淺。這句成語有時偏於緣分,有時偏於交情,使用時要特別留意。
古文運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推動作用。宋代是古文運動的成熟期。而所謂唐宋八大家,他們自然是古文運動的主流,其作品受到後人肯定與傳誦,也是其來有自。儘管他們不像韓愈等人那種高聲疾呼與振衣千刃崗的態勢,但文筆與內容的同趨化,就是最好的參與行動。
張九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風神者也。張九齡的五言律詩情致深婉,蘊藉自然。如《 望月懷遠 》、《 旅宿淮陽亭口號 》等,都是歷來傳誦的名作。《 湖口望廬山瀑布泉 》,描繪壯麗的匡廬飛瀑,意境雄渾闊大, 沈德潛認為可與李白“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空。”(《 望廬山瀑布 》)相媲美(《 唐詩別裁集 》)。(資料選自網路)
絕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出類拔萃,無人可比的詩文或技藝。[例]許多古人的作品都成為絕唱,而為後人所傳誦不已。
膾炙一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膾炙人口」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唐僖宗乾符年間,周朴因遇黃巢之亂,不屈從黃巢而被殺。朴死後,僧人樓浩蒐其詩百篇,編成《周朴詩集》二卷。唐人林嵩為《周朴詩集》寫了一篇序文,文中說到周朴一生淡泊名利,放縱心靈於山林宇宙之中,視富貴如浮雲。與當時的建州刺史李頻、處士方干結為詩友,其間往來之詩作,都是「膾炙人口」,為人所稱美傳誦的好作品。文中「膾炙人口」原用於比喻美妙的詩文為人所讚賞、傳誦,後則亦用來比喻事物精妙而備受稱誦。
元和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元稹詩與白居易詩齊名,天下傳誦,號「元和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