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933.027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寬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包涵、包容、留情、海涵、饒恕、宥恕、原諒、原宥
優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處、長處。相對於缺點而言。[例]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所以與人相處應該相互包容
包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包容。《淮南子.原道》:「包裹天地、稟授無形。」
常態編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每一位學生平等受教權的教育理想;有助於學生德、智、體、群、美五育均衡發展;學生可以更容易學習到尊重、包容與合作的態度和行為。但是常態編班也有其限制,例如:學生差異過大時,教師不易兼顧學生個別差異的學習;學生異質性高,班級常規不易管理。從教育理念來看,常態編班符合教育均等的理想,在實際執行時教師所面臨因材施教、班級常規等問題,應在教師專業能力所能解決的範圍之內。但如能降低班級學生人數、紓解學生升學壓力,常態編班將能發揮更大的效果。 中英文關鍵字中文關鍵字:中途輟學英文關鍵字:drop out參考書目:註1:吳清山、林天祐 ...
原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包涵、包容、寬恕、海涵、見諒、見原、宥恕、原宥
人權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權利,不但任何社會或政府不得任意剝奪、侵犯,甚至應積極提供個人表達和發展的機會,才能尊重個人尊嚴、包容差異,達到追求美好生活的目標。因此,人權教育實際上是關乎人類尊嚴的教育,也就是在幫助我們瞭解「人之所以為人」所應享有的基本生活條件,包括生理、心理及精神方面的發展,也讓我們檢視社會上有哪些問題是違反人類尊嚴,以及涉及公平、平等的問題,如種族主義、性別歧視等議題,從而採取行動,解決問題,去除阻礙人權發展的因素,建構一個美好的社會。進一步來說,藉由人權教育的實施,加強對人權的意識、瞭解、尊重、
容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包容、忍耐。《漢書.卷八六.王嘉傳》:「唯陛下留神於擇賢,記善忘過,容忍臣子,勿責以備。」元.無名氏《連環計》第四折:「倒是呂布兄弟還容忍得過,若我白袍李肅呵,殺了那老賊多時也。」
家庭韌力(family_resilienc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楚溝通,了解所處的情況。B. 開放的情感表達:家庭成員間能開放的表達情感,使家庭在面對危機事件時較有包容彼此情緒的能力,適度的幽默感能使家人互動愉快,使身陷困境的家庭稍有喘息的空間。C. 合作解決問題:家庭成員一起做決定、處理衝突、預先準備未來可能面對的問題與危機。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家庭韌力英文關鍵字:family resilience 參考資料1. 鄭峰銘(2006)。受刑人家庭復原力的探討。嘉大家庭教育研究所。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2. 趙善如(2006)。從復原力觀點解析單親家庭的福利服務-以高雄市為例。社區發展季...
容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包容、接受。《三國演義》第二八回:「今愚意欲遣次子跟隨關將軍,未識肯容納否?」《儒林外史》第一五回:「意欲拜為盟兄,將來諸事還要照顧。只是大膽,不知長兄可肯容納?」
磨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人與人之間的爭執或衝突。如:「朋友相處久了,不免會磨擦,彼此要多包容。」也作「摩擦」。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