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包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寬容、原諒。如:「如有招待不周的地方,請多多包含。」也作「包涵」。
情有可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情理上來衡量,尚有值得原諒的地方。《新唐書.卷二○五.列女傳.山陽女趙傳》:「迫飢而盜,救死爾,情有可原,能原之邪?」唐.陸贄〈授王武俊李抱真官封並招諭朱滔詔〉:「朕以罪不相及,情有可原,待以如初之誠,廣其自新之路。」
諒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了解實情後原諒或同意別人意見言行。如:「我這樣做是不得已的,希望你能諒解。」《孽海花》第三二回:「割讓臺灣一事,在威毅伯為全局安危,策萬全,忍痛承諾,國人自應予以諒解。」
拙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人謙稱自己的妻子。[例]拙荊一時大意,才會把東西弄壞,請原諒
責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原諒、誇獎、讚美
原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諒寬恕。《後漢書.卷六六.陳蕃傳》:「請加原宥,升之爵任。」《南史.卷二七.孔琳之傳》:「東軍主凡七十六人,於陣斬十七人,餘皆原宥。」
寬宏大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度量寬大。[例]先生!您寬宏大量,請原諒小兒的無禮頂撞!
寬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寬容原諒他人的過失。《儒林外史》第四三回:「老爺已經責處過管船的,叫他下次小心,寬恕他們罷。」
下不為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僅只通融這一次。[例]這次我可以原諒他,但是下不為例。
退化作用(Regressio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得安全感。人在幼年時期和長大以後處理事情的方式大不相同。小孩子犯錯,只要撒嬌、耍賴,便容易獲得他人的原諒;而長大過程中,我們透過學習瞭解負擔責任,以理性與思考解決問題的重要。但假設某天,突如其來地犯下大錯或遭遇挫折及情緒打擊時,一時之間不知作如是好,此時,個體會放棄已經學得的技巧(理性溝通),沈睡在潛意識裡的幼年行為便再度復萌,而恢復使用較幼稚形式(耍賴、哭鬧)。通常可能會出現小孩子般生氣、哭鬧、耍賴或撒嬌等行為及態度,逃避現實。這是典型的退行作用。 應用與舉例譬如一個成年人,當遇到困難無法對付時,便覺得自己身上的"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