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4.992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廣思集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集思廣益」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諸葛亮是三國時蜀國的軍師,他在教導屬下為官之道時說:「參與政事時,要結合眾人的智慧,廣泛吸收有益的意見。如果怕得罪別人而不敢提出不同的意見,工作就會有所損失。能夠反覆討論而得出合適的結論,這過程就像丟掉不好的東西而尋得寶物一樣。雖然人常常不能暢所欲言,但像徐元直就不會如此,而董和也是這樣,參與政事七年,只要有不完美的地方,必定親自給予意見,來回十次都不厭煩。如果你們能有徐元直的十分之一,又有董和的勤勞,對國家盡心盡力,那我犯錯的機會也會少了許多。」後來,「集思廣益」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集結眾人的智慧,廣泛吸收有益的意見。
久病無孝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父母長期臥病,再孝順的兒女,也難免會厭煩、怠慢。如:「雖說久病無孝子,但她臥病在床多年,子女卻依舊細心照料,實在難得!」
不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不厭煩。如:「不厭其詳」。
頭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煩惱或厭煩。[例]老師一直為他不按時交作業而頭痛不已。
至親好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最親密、要好的親人朋友。《歧路燈》第三七回:「又豈知這傻公子性情,喜怒無常,一時上心起來,連那極疏極下之人,奉之上座,親如水乳;一時厭煩起來,即至親好友,也不願見面的。」
香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到廟裡燒香的人。《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四:「可有香客與男僧來往麼?」《老殘遊記》第二○回:「他去年住靈岩山,因近來香客漸多,常有到他茅蓬裡的,所以他厭煩,搬到裡山玄珠洞去了。」也作「香官」。
生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生厭煩。如:「一成不變的生活,容易令人生厭。」
霸道橫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他說出霸道的主張,得到了秦孝公的認同。再次接見時,兩人越聊越投機,不自覺地越坐越近,一連好幾天都不厭煩。這裡的「霸道」指的是不顧仁義,以威權統治國家。經過後人沿用,則引指做事蠻橫不講理的意思。後來這兩個典源被合用成「橫行霸道」,用來形容凶橫不講理。
煩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擾人,使人厭煩。如:「他時常出難題煩人,大家看到他都退避三舍。」
吃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厭煩不想再吃。《紅樓夢》第三九回:「姑娘們天天山珍海味的也吃膩了,這個吃個野意兒,也算是我們的窮心。」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