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036.9758 ms
共 19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春華秋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漢書.卷五二.崔駰列傳》1>毅生駰,年十三能通《詩》、《易》、《春秋》,博學有偉才,盡通古今訓詁百家之言,善屬文。少游太學,與班固、傅毅同時齊名。常以典籍為業,未遑仕進之事。時人或譏其太玄靜,將以後名失實。駰擬楊雄〈解嘲〉,作〈達旨〉以荅焉。其辭曰:或說己曰:「《易》稱『備物致用』,『可觀而有所合』,故能扶陽以出,順陰而入。春發2>其華3>,秋收其實,有始有極,爰4>登其質。今子韞櫝六經,服膺道術,歷世而游,高談有日,俯鉤深於重淵,仰探遠乎九乾,窮至賾於幽微,測潛隱之無源。然下不步卿相之廷,上不登王公之門,進不黨以讚己,退不黷於庸人。獨師友道德,合符曩真,抱景特立,與士不群。蓋高樹靡陰,...
|
學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會發現這定義不可能被接受,因而模糊籠統地包含了知識、理解和精熟度,而近幾年來界定學習的趨勢,是依據可觀察得到的行為改變。最普及的定義中,有一個是由學者所界定的;學習是行為潛力較具持久性的改變,此種改變係由於增強練習而獲得的結果。此一定義雖然普及,但尚未能被普遍接受。在批評有關金瓿爭論的定義之前,讓我們留心且更注意它。(註1) 學習原則第一、學習是「行為」改變的索引,換句話說,學習的結果必定會付諸於可觀察得到的行為。學習之後,學習者能做些學習發生前...
|
體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作品的布局、架構。《文選.沈約.宋書謝靈運傳論》:「延年之體裁明密,並方軌前秀,垂範後昆。」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文章》:「但使不失體裁,辭意可觀,便稱才士。」
|
行為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模仿可以說是最簡單的學習方式,咨詢師的示範、或是典範人物的演出、甚至是利用錄像帶呈現的方式,讓當事人可觀察、依循,並可以慢慢學會一些渴望的行為。而“預演”則是咨詢師在當事人將在咨詢情境中所學的技巧知識運用於實際的生活之前,可以讓當事人與咨詢師在治療時間先作一些練習,使當事人熟悉即將使用的技巧,預防可能出現的問題與解決之道,以減少當事人在接觸實際世界及真正行動時的失敗機會。 6、代幣制(token system) “代幣制”是學校系統很喜歡運用的行為主義的技巧之一,像“乖寶寶”貼紙,同學們集滿多少張可以獲得一個“特權”...
|
惜墨如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輕於落墨。原指作畫時墨色宜一遍遍的薄塗,最後才能達到漸次深入、濃淡有致的深厚效果,而不宜一次大量使用濃墨。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八.寫山水訣》:「作畫用墨最難,但先用淡墨,積至可觀處,然後用焦墨、濃墨,分出畦徑遠近,故在生紙上有許多滋潤處。李成惜墨如金是也。」清.閻爾梅〈葉澹生山人訪我黃龍潭上贈之〉詩四首之四:「傳梅得杏鉛華謝,惜墨如金筆意閑。」
|
認知理論取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麼是認知?一是表示「即將知道」,也就是個體知覺、理解、思考、記憶、注意的內在歷程;另一是指與注重外在可觀察行為相反的理論,意即強調無法直接觀察到的內在歷程。 認知觀點對教學設計的貢獻1.提出學習與記憶的訊息處理理論2.提出教學策略3.研究焦點的轉移訊息處理論界定學習是透過學習者腦內結構,產生一系列訊息的轉換(或處理),已認知歷程、學習訊息的輸入-輸出,取代行為論的刺激-反應。訊息處理的過程是指我們透過感覺器官(sensory receptors)選擇接收少數引起我們注意的訊息,選擇的訊息暫時放在短期記憶內。短期記憶因容量...
|
新移民子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人數,於民國 92年僅兩萬多人,在逐年成長的情形下,民國100年已到達十五萬人之多,成長之幅度相當可觀。註3 中英文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新移民子女英文關鍵字:the children of new immigrants 參考書目註1:吳清山、林天祐 (2007),教育e辭書, p.34,臺北市: 高等教育。註2:賴金河(2012)。國小多元文化教育課程實施與教學成效之研究—以兩所國小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註3:教育部統計處(2011)。就讀國中小之新移民子女人數。2013 年1月25日...
|
不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否定對方所說的話。《梁公九諫》:「不然。若得殿前八十二員大臣比並,事當不可觀。」《儒林外史》第二○回:「匡超人道:『不然!不然!我們在裡面也和衙門一般。』」
|
銓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批評議論而排次第。南朝宋.裴松之〈上三國志注表〉:「壽書銓敘可觀,事多審正。」
|
殫心竭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歎息也。……是則陛下納諫之旨,遠出於漢朝;微臣獻言之罪,不虞於折檻矣。況清問之下,條對之中,苟言有可觀,策有可取;陛下必光揚其名氏,優崇其爵秩:與夫勿易折檻,以旌直臣之意,又相萬也。賤臣得不有犯無隱,以副2>陛下納諫之旨乎?殫3>思極慮,以盡微臣獻言之道乎?唯以直詞4>,昧死5>上對。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樓鑰《攻媿集.卷二六.乞東宮官進嘉言善行》。
(2) 副:符合、相稱。
(3) 殫:音 ㄉㄢ,竭盡。
(4) 直詞:毫無隱諱的話。
(5) 昧死:冒昧而犯死罪。為臣子上書常用的謙詞,以表敬畏。〔參考資料〕 宋.樓鑰《攻媿集.卷二六.乞東宮官進嘉言善行》臣仰惟陛下深維天...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