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6.27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慚大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大言不慚」。見「大言不慚」條。01.明.楊慎《升菴詩話.卷一一.詩文用字須有來歷》:「謂近日詩勝國初,吾不信也。而且互相標榜,不慚大言,造作名字,掩滅前輩,是可為世道慨,豈獨文藝之末乎?」
拉朽摧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摧枯拉朽」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摧枯拉朽」指將已枯朽之事物加以摧毀,是十分容易的事。此語見於班固的《漢書》。班固認為秦朝滅亡,是因為實行焚書坑儒、箝制思想、燒毀兵器等措施,又集權中央,沒有諸侯可以鞏固保衛疆土。於是在建國初期,記取秦朝教訓,分封韓信、彭越、英布等軍功卓越的人為異姓諸侯王,以鞏固政權,這也是漢朝在沒有領土和缺乏武器的情況下,短短五年之內能夠成就帝業的原因。正所謂,在堅硬的金石上雕刻很難,摧毀虛弱勢力極為容易,是受形勢所影響。後來「摧枯拉朽」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極容易做到,毫不費力。
都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民國初年各省軍政長官的稱呼。
割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割占據一方土地,形成分裂的局面。[例]民國初年由於軍閥割據,國家陷於分裂而無法統一。
軍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指以武力割據地盤,把持政權,對抗政府,而握有雄厚勢力、自成一派的軍人。如民國初年的段祺瑞、吳佩孚、張作霖等。
惡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良的習慣。《儒林外史》第四六回:「論余大先生的舉業,雖不是時下的惡習,他要學國初帖括的排場,卻也不是中和之業。」
猶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依舊如此。宋.歐陽修《歸田錄》卷二:「唐世士人宴聚,盛行葉子格,五代、國初猶然,後漸廢不傳。」元.關漢卿《單刀會》第四折:「鏖兵的江水猶然熱,好叫我情慘切。」
倒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追溯、退到從前。如:「她的復古裝扮,好像倒退到民國初年的時代。」
僉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官名。專司判斷官事的官。金時置按察司僉事,明代時都督、都指揮、按察、宣慰、宣撫等司均置僉事官。民國初年時,中央各部局亦設有僉事,位在參事之下,主事之上,現已廢除。
京兆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職官名:(1)漢代轄治京兆地區的行政長官,職權與俸祿與郡守相當。後亦借指京師地區的行政長官。簡稱為「京兆」、「京尹」。(2)民國初年的地方官名。民國定都北京,改清順天府為京兆地方,設京兆尹,直隸於大總統,為中央政府的特別官制,現已廢除。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