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晉乘楚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乘,晉國史書名。杌,檮杌,楚國史書名。晉乘楚杌指晉國史書乘,和楚國的史書檮杌。《孟子.離婁下》:「晉之乘,楚之檮杌,魯之春秋,一也。」
祆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回教出現前古代伊朗的主要宗教。現存於伊朗偏僻地區及盛行於印度境內帕西人中。約在西元前六~七世紀間,由瑣羅亞斯德所創。奉波斯古經為經典。該教認為火、光明、清淨、創造、生是善端;黑暗、惡濁、不淨、破壞是惡端。代表善端的神是阿胡拉.瑪茲達;代表惡端的神是安格拉.紐曼,二者雖都是時間之神楚爾凡所生,卻互相鬥爭,鬥爭的結果,善必勝惡。人可以在善惡兩神之爭中,自由選擇,決定自己的命運。直到人死後,阿胡拉.瑪茲達將根據其在世的言行,進行審判,或上升天堂,或投入地獄。在宗教活動上,教徒在麻葛指導下經過一定的儀式,禮拜聖火,因為火是光明、善的代表,阿胡拉.瑪茲達的象徵。該教於六世紀約南北朝時傳入中國,北宋末南宋初在汴梁、鎮江等地還有祆祠,但宋以後,中國史籍則不再提及。也稱為「波斯教」、「拜火教」、「祆道」。
楊貴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長恨歌》中的「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之典故,最終楊貴妃被賜白綾一條,自縊在佛堂的梨樹下《唐國史補》說“玄宗幸蜀,至馬嵬驛,命高力士縊貴妃於佛堂前梨樹下,馬嵬店媼收得錦靿一隻,相傳過客每一借玩,必須百錢,前後獲利極多,媼因至富。”。,時年38歲,而楊國忠則死於亂兵刀刃之下。玄宗在安史之亂平定後回宮,曾派人去尋找楊貴妃的屍體,但未尋得。 體態 唐朝崇尚女性肥胖,楊貴妃身體豐滿,有成語“燕瘦環肥”。但因後世的審美觀變為纖瘦,而其形像也變成纖瘦女性,所有戲曲、畫像、以至影視都被改變,是為不實。杜甫有《哀江頭》詩:“明...
穩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穩重健壯。唐.李肇《唐國史補》卷上:「馬取穩健,不擇毛色。」
第五級領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越績效的遠大目標。 內容說明第五級領導的提倡者為柯林思(J. Collins),1998年起任教於美國史丹佛大學企管所,於1995年離職,自行創辦管理研究實驗室,曾在1994年與同事薄樂斯(J. I. Porras)出版《基業長青:願景企業的成功習慣》(Built to Last:Successful Habits of Visionary Companies),特別指出固守核心價值是確保卓越企業百年不衰的根基。後來,柯林思於2001年又出版《從優秀到卓越:為什麼有些企業向下沉淪,有些企業向上提升》(Good to Gr...
大書特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特書大書注音︰ㄊㄜˋ ㄕㄨ ㄉㄚˋ ㄕㄨ漢語拼音︰tè shū dà shū釋義︰猶「大書特書」。見「大書特書」條。 01.宋.王十朋〈唐質肅公祠記〉:「予謂質肅公之高名大節,固已特書大書于國史。」 02.宋.陳亮《陳亮集.卷一八.賀洪景盧除內翰啟》:「一命再命,循牆而恭;特書大書,秉筆以俟。」
白蓮教之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查抄他的家產,價值相當國庫五年的收入,因而有「和珅跌倒,嘉慶吃飽」的諺語。 白蓮教白蓮教是跨越多個中國史上朝代的一個秘密民間宗教組織,發展過程中融入了包括彌勒教在內的其他組織的內容,但一般認為主源是源於宋高宗紹興三年(1133年),由茅子元創立的佛教淨土宗分支白蓮宗。因其教徒禁食蔥乳,不殺生不飲酒,其派神職人員不出家,多娶妻生子,常被視為附佛外道和邪教而遭朝廷查禁。白蓮教作為一個秘密民間宗教組織,在歷史上發動多次民變,屢次受到鎮壓。 過程亂事先在湖北山區爆發。教民們以白巾裹頭,用「天上換玉星,地府換閻王,另議孔夫子,不用...
書香門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世代讀書的人家。[例]王教授家祖先三代以研究中國史學出名,可說是書香門第。
軒昂氣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為散騎中常侍。孫皓立,為左執法,遷選曹當書,領太子太傅。後因事下獄,徒廣州。因其博學善文,復召為左國史。吳亡入晉,為散騎常侍。 (2) 上國:春秋時南方吳、楚窗u弘篧鴾五儠悗J的尊稱。 2、「軒昂」:《三國志.卷四六.吳書.孫破虜討逆傳.孫堅》邊章、韓遂作亂涼州,中郎將董卓拒討無功。中平三年,遣司空張溫行車騎將軍,西討章等。溫表請堅與參軍事,屯長安。溫以詔書召卓,卓良久乃詣溫。溫責讓卓,卓應對不順。堅時在坐,前耳語謂溫曰:「卓不怖罪而鴟張大語,宜以召不時至,陳軍法斬之。」溫曰:「卓素著威名於隴蜀之間,今日殺之,西行無依。」堅曰:「明公親率王兵,威震天下,何賴於卓?觀卓所言,不假明公,輕上無...
蘇門四學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85年)才中進士。秦觀年輕時有大志,讀兵書,想立功邊疆。但仕途不順利,只任過太學博士、秘書省正字、國史院編修官等職。變法派執政後,秦觀因與蘇軾的關係而受排斥,被謫流放,死於藤州(今廣西壯族自治區藤縣)。 晁補之晁補之(1053-1110)字無咎,鉅野(今屬山東)人,其生平見《雞肋集》(辭目)。是集又名《晁無咎詞》、《琴趣外編》。《書錄解題》則作一卷,稱《晁無咎詞》。原本為毛晉所刊,題曰《琴趣外編》,其跋語稱詩餘不入集中,故名《外編》,分為六卷。但與《書錄解題》皆不合,未詳其故。晁補之之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受蘇軾影...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