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3.918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涸轍鮒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鮒魚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與,我無所處。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枯魚之肆!」比喻境遇窮困,急需他人救濟。 故事莊子家貧,要向監河侯借糧。監河侯說:「好的!等我收了稅金後,就借錢給你,好嗎?」莊子板著臉說:「昨天我來的時候,聽到有把聲音叫我,我回頭看看,見到有一條魚躺在車轍的地方。我問那條魚在那裏做甚麼,牠回答說:『我是東海的水官,你有沒有一些水可以救救我呢?』我對魚說:『當然有啦?等我遊覽吳、越等地時,就引道西江的水來救你,好嗎?』魚板著臉說:『沒有水我不能生存,我只需要很少的水便可活著,此刻如果你不...
李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創作上雖表現了一定的技巧,但由於內容的限制,仍呈現著花間的氣息,這是他前期作品的共同缺點。但是這種境遇,是不長久的;不久,他的愛兒瑞寶死了,大周後也死了,家以外侮日急,接著是曹彬過江,金陵淪陷,於是肉袒出降,全家北徙,宋太祖封他為違命侯,穿戴白衣紗帽,忍受著人世間最難堪的俘虜生活。他後期的生活環境,較之前的宮廷生活是完全不同的。從一個享樂的空氣裡,墮入於一個求生不得的境界。他這時才對於政治、人生有深一層的體會與領悟,而感到往日生活的舒適,精神的自由,故國江山的可愛,和過去種種錯誤的追悔了。一切成了空,一切趨於毀滅,在這...
身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人生的境遇。如:「他一生流浪四方,身世飄零。」
萬花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人生境遇多變化。如:「大千世界如萬花筒錯綜莫測,瞬息萬端。」
孺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清時七品官的母親或妻子封孺人。後成為古人對母親或妻子的尊稱。[例]清朝汪中作〈先母鄒孺人靈表〉,旨在陳述其母生平的境遇及德行。
景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各種狀況、情況。一般多指人的境遇。如:「他晚年景況淒涼。」《紅樓夢》第五七回:「寶玉見了這般景況,心中忽覺澆了一盆冷水一般。」
窮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計窘迫或境遇艱難。《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傳.優孟傳》:「楚相孫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窮困負薪而食,不足為也。」
無家可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家可回。形容境遇十分困窘,沒有依靠。[例]強烈地震造成嚴重災害,使得許多人無家可歸。
人比人,氣死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人生在世各有境遇,各見得失,若事事與人比較長短,則徒然自尋煩惱,落得生氣頹喪。如:「張先生家境富裕,為人又聰明幹練,你偏喜歡和他比長較短,這不是『人比人,氣死人』嗎?」
李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   李密(224年-287年),又名虔,字令伯,三國蜀漢犍為郡武陽縣(今四川省彭山縣)人。李密幼年喪父,母親改嫁,由祖母劉氏撫養成人。李密雖從小境遇不佳,但十分好學,師從於譙周門下,博覽五經。早年曾任蜀尚書郎、大將軍主簿等職。蜀亡後,李密曾以奉養祖母為由,謝絕晉鄧艾之請,辭不出仕。泰始三年(267年),晉武帝立太子,為籠絡蜀漢舊臣,下詔征李密為太子洗馬,李密又以照料年邁祖母為由,作《陳情表》上書晉武帝,其言辭懇切,感人至深,得晉武帝恩許。後祖母亡故,李密出任太子洗馬,官至漢中太守。 著作   李密作品已知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