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6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秋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二十四節氣之一。當國曆九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這天太陽幾乎位在赤道的正上方,晝夜的時間相等。
夏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統三正曆法系統之一,為傳統「農曆」的別稱。依據傳統曆法的規則,以朔為初一,以冬至所在的月分為子月。但是先秦各朝及各國因為參考陰陽家的五行學說,而會選擇不同的月分為歲首。相傳夏朝以寅月為歲首,漢武帝太初曆亦以之為依據,並沿用至今。如此一來則正月是孟春,四月是孟夏,七月是孟秋,十月是孟冬。也稱為「夏正」。
大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極熱的天氣。《山海經.大荒西經》:「爰有大暑,不可以往。」
2.二十四節氣之一。在國曆七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
小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少量的雪。《後漢書.卷三八.張宗傳》:「以張將軍之眾,當百萬之師,猶以小雪投沸湯,雖欲戮力,其勢不全也。」
2.二十四節氣之一。國曆十一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因此時黃河流域一帶開始降少量的雪,而農家也開始忙著冬耕的事宜。
春分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分時,太陽經過黃道和赤道相交的一點,稱為「春分點」。在陽曆三月二十一日或三月二十二日。
太陰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曆法,簡稱為「陰曆」。我國古稱月球為「太陰」,故根據月相圓缺的週期而定的曆法即稱為「太陰曆」。如回曆屬純太陰曆,與太陽位置毫無關係,因此沒有閏月。我國自古流傳至今的農曆,雖然俗稱為「陰曆」,其實是以陽曆為骨幹,以陰曆為附屬的陰陽合曆,所以,一年分成十二個月,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外,還有三年一閏,五年兩閏,十九年七閏的置閏問題,以使曆年的平均長度與太陽年相當,並符合自然節氣。
西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方國家所採用的曆法。即一五八二年之前的「儒略曆」與之後的「格里曆」。
秋分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秋分時,太陽自北向南經過黃道和赤道相交的那一點,稱為「秋分點」。約在陽曆九月二十二或二十三日。
公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前國際通用的曆法,為陽曆的一種。參見「格里曆」、「陽曆」條。
尼羅河文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埃及文化。埃及人約在一萬年前遷至尼羅河流域,建立王國。在文化上有長足進步,如象形文字、太陽曆、幾何學定理、水利工程、建築、醫學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