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06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青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消暑的器具。參見「竹夫人」條。宋.陳師道〈咸平讀書堂〉詩:「復作無事飲,醉臥擁青奴。」
|
毘濕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神祇名。印度教中三個主要神祇之一,為保存之神。在宗教崇拜中,毘濕奴不像濕婆神(Shiva)一般有單一之神體,而是以其示現的各種方式被崇拜,祂有八個化身,例如廣受歡迎的克里希納(Krishna)── 藍色之神,即是毘濕奴之示現身之一。毘濕奴之其他示現身包括: Rama(羅摩),羅摩衍納(Ramayana)史詩□之英雄; Sakti(莎克堤),偉大的女神,代表創發的原理,即使經歷濕婆神的宇宙毀滅仍然存在。
Kay Ambrose《Classical Dances and Costumes of India》1983.
|
文殊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元順帝(1333∼1368)宮人,與三聖奴、妙樂奴同以善舞《十六天魔舞》受到惠宗的寵愛,經常獲得豐厚的賞賜。明(1368∼1644)周憲王朱有燉(1379∼1439)的「元宮詞」描述最為詳盡:「按舞嬋娟十六人,內園樂部每承恩。纏頭例是宮中賞,妙樂文殊錦最新。隊裡唯誇三聖女,清歌妙舞世間無。御前供奉蒙深寵,賜得西洋照夜珠。」
《元史.順帝本紀》、《中華五千年藝苑才女》、《中國舞蹈史》。
|
農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封建社會裡,因武力所迫或生計所需而為領主耕種田地的勞動者。農奴得隨領主土地買賣、抵押而轉讓,有義務為領主無償勞作,其勞動力也被認定為領主的產權,經濟利益多為領主所奪,物質生活極為貧乏,不但沒有政治地位,也沒有充分的人身自由,連婚姻亦受限制。
|
千頭橘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李衡植橘樹千株以養家,並稱橘為奴。見《三國志.卷四八.吳書.三嗣主傳.孫休傳》裴松之注引《襄陽記》。後遂以千頭橘奴為橘的代稱,亦指用以維持家計的些許產業。
|
奴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女子自謙之辭。《西遊記》第三○回:「果然有書,就打死了,我也甘心;假若無書,卻不枉殺了奴奴也?」《醒世恆言.卷二三.金海陵縱欲亡身》:「阿喜留可笑道:『奴奴曾嘗此味來,無何。』」
|
阿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長輩對幼輩的愛稱。《北史.卷七八.麥鐵杖傳》:「將度遼,呼其三子曰:『阿奴!當備淺色黃衫。』」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周侯獨留,與飲酒這話,臨別流涕,撫其背曰:『阿奴好自愛。』」
|
農奴制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封建時代的社會奴役制度。主要發展在歐洲十世紀中期之後,農奴在國有的或莊園主土地工作,以換取保護、生計等。因年代與區域不同而各地制度不一,例如,部分地區農奴沒有領地,但也有部分地區的農奴在為領主勞動時,擁有自己的領地。參見「農奴」條。
|
奴顏婢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卑賤無恥,阿諛諂媚的態度。《抱朴子.外篇.交際》:「以嶽峙獨立者,為澀吝疏拙奴顏婢睞者,為曉解當世。」也作「奴顏婢膝」。
|
奴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譏笑人書法只會模仿古人,不會創新。宋.歐陽修〈學書自成家說〉:「學書當自成一家之體,其模倣他人謂之奴書。」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