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男婚女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男女嫁娶成家之事。唐.劉禹錫〈哭呂衡州時予方謫居〉詩:「空懷濟世安人略,不見男婚女嫁時。」《兒女英雄傳》第九回:「這男婚女嫁,是人生大禮。世上這些女孩兒,可臊的是甚麼。」也作「男婚女聘」、「男室女家」、「女嫁男婚」。
白頭到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白頭偕老」之典源,提供參考。 1、「白頭」:樂府古辭〈白頭吟〉二首之一(據《樂府詩集.卷四一.相和歌辭一六》引)皚如山上雪,皎若雲間月。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淒淒1>重淒淒,嫁娶亦不啼2>。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竹竿何嫋嫋,魚尾何離簁,男兒欲相知,何用錢刀為!如馬噉萁,川上高士嬉。今日相對樂,延年萬歲期。 〔注解〕 (1) 淒淒:悲傷哀痛的樣子。 (2) 啼:號哭。 2、「偕老」:《詩經.鄭風.女曰雞鳴》女曰:「雞鳴。」士曰:「昧旦。」「子興視夜」。「明星有爛,將翱將翔,弋鳧與鴈」。「弋言加之1>,與子宜2>之。宜言飲酒,與子偕3>老。琴瑟在御4>,莫不靜好5>」。 〔...
夭桃襛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豔麗、茂盛的桃李。語本《詩經.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詩經.召南.何彼襛矣》:「何彼襛矣,華如桃李。」比喻新嫁娘容貌美麗。多用為祝人嫁娶之詞。也作「夭桃穠李」。
向平之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漢人向長,字子平,在子女嫁娶事完成後即不再過問家事,與好友雲遊五嶽名山。典出《後漢書.卷八三.逸民傳.向長傳》。後以向平之願指兒女婚嫁的事。《石點頭.卷一二.侯官縣烈女殲仇》:「申屠虔正要了卻向平之願,自去效司馬遨遊,為此一憑兒子做主,毫不阻當。」《官場現形記》第五六回:「如今兒子已經長大,擬于秋間,為之完姻,以了向平之願。」
天驚石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石破天驚」之典源,提供參考。 唐.李賀〈李憑箜篌引〉(據《全唐詩.卷三九○.李賀》引)吳絲蜀桐張高秋,空白凝雲頹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崑山玉碎鳳皇叫,芙蓉泣露香蘭笑。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女媧1>鍊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2>秋雨。夢入坤一作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溼寒兔。 〔注解〕 (1) 女媧:神話傳說中的上古女帝。與伏羲為兄妹。人首蛇身,相傳曾煉五色石以補天,並摶土造人,制嫁娶之禮,延續人類生命。媧,音ㄨㄚ。 (2) 逗:惹、引弄。
銖銖校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辨正世俗之謬,以訓後人,於世故人情,深明利害。在《顏氏家訓.治家》中,顏之推提到當時民風敗壞,民間嫁娶之時,經常有賣女兒來賺錢的事情發生,雙方非但不以為怪,甚至還討價還價,連一點小錢都要斤斤計較,和一般的買賣無異。這樣的婚姻,由於不注重對方的人品教養,通常都是後患無窮,所以他提醒子孫不可不慎!「銖錙必較」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連很少的錢或很小的事情都非常計較。出現「銖錙必較」的書證如宋.陳文蔚《陳克齋集.卷三.雜著.朱先生敘述》:「先生造理精微,見於處事,權衡輕重,錙銖必較。」
成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男女嫁娶,結為姻親。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一折:「數載間費盡精神,到今朝才許成親。」《三國演義》第三八回:「夫死未幾,不忍便相從,可待至晦日,設祭除服,然後成親未遲。」也作「成婚」。
蓋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婦女蒙面的頭巾,多用於上街、婚禮或喪禮。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二○.嫁娶》:「並立堂前,遂請男家雙全女親,以秤或用機杼挑蓋頭,方露花容。」《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五三出》:「蓋頭試待都揭起,春勝也不須留住。天生緣分克定,好一對夫妻。」也稱為「搭面」。
太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術數用語。指太歲之神,命學上以太歲為百神之主,尊貴不可犯,其所在方位不宜興造、移徙、嫁娶,犯者必凶。漢.王𠘺《論衡.難歲》:「假令太歲在甲子,天下之人皆不得南北徙,起宅嫁娶亦皆避之。」也稱為「青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嵞山:(1)今會稽山。位在大陸地區浙江省中部一帶,相傳夏禹大會諸侯於此,故改名為「會稽山」。《說文解字.屾部》:「嵞,會稽山也。」清.段玉裁.注:「蓋大禹以前名嵞山,大禹以後則名會稽山,故許以今名釋古名也。」(2)國名。古塗山國,故址約在今大陸地區安徽省懷遠縣東南,相傳大禹娶嵞山國女,會諸侯於此。《說文解字.屾部》:「嵞,一曰:『九江當涂也。民俗以辛、壬、癸、甲之日嫁娶。』」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