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48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隨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宴客時,主人招呼客人飲酒用菜的客套語。[例]菜剛上桌,父親就忙著舉杯對客人說: 「隨意!隨意!請用菜不要客氣。」
何足掛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掛齒,提及、談起,何足掛齒指那裡值得提起。原含有輕視的意思,今為客氣、謙虛之詞。[例]區區小事,何足掛齒?
見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人因過分客氣而顯得疏遠,如同對陌生人一般。《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四:「我一向把心腹待你,你不要見外。」《儒林外史》第三回:「你我年誼世好,就如同至親骨肉一般,若要如此,就是見外了。」
費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請託別人或謝人出力幫忙的客氣話。《文明小史》第二一回:「其他一切事務,都請木兄費心便了。」
至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關係最近或最要好的親戚。《漢書.卷五三.景十三王傳.中山靖王劉勝傳》:「諸侯王自以骨肉至親,先帝所以廣封連城,犬牙相錯者,為盤石宗也。」《文明小史》第二七回:「至親在一處,不可客氣。」
余光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在台灣文壇上的惡名,始於「唐文標事件」。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台灣戒嚴時期,仍是肅殺之氣,余光中毫不客氣的扣上唐文標一頂「紅帽子」。是誰將“余光中神話”推到了極端?(附:呂正惠的回應) 作者:趙稀方辛在台曾批評余光中為「一個附庸於政治權力的投機詩人」,是機會主義的沒骨文學風格,余光中為了讓其詩集能在中國順利出版,不惜刪除〈違反交通〉、〈國殤〉、〈讚香港〉、〈召魂〉四首詩,而這些皆與六四天安門屠殺事件相關。詩人張德本批判余光中:『我為何要在二OOO年第十九屆高雄市文藝獎頒獎典禮上,抗議余光中呢?抗議余光中「打壓台灣文學!」...
哂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餽贈禮物時,請人接受的客氣話。《野叟曝言》第六○回:「這是家老爺一點薄意,求太夫人哂納。」也作「笑納」。
名實相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名副其實」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名副其實」原作「名實相副」。據《後漢書.卷七○.鄭孔荀列傳.孔融》載,東漢末建安年間,曹操東征西討,戰功彪炳,權勢極大,但恃才傲物的孔融卻對他多所非議,常常針對時政上書給曹操,一點也不客氣。日子久了,曹操對他也有點不滿,然因孔融在外的名聲崇高,只得隱忍下來。郗(ㄔ)慮為附和曹操,便上奏請免孔融的官職,二人於是有了心結,彼此互相仇恨。而在此時,曹操寫了一封信給孔融,要化解他和郗慮之間的怨仇。說他們本來交情很好,結果因為一點小事而互相陷害,實在是不值得。以前兩人互相欣賞,惺惺相惜,怎麼會變成現在這樣呢?希望他們能重修舊好。曹操信中提到,孔融曾盛讚郗慮的...
客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客氣
傍若無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人,卻是沉著深密,喜歡讀書,他在各國遊歷,都和賢豪長者們結交。他到了燕國,燕國的處士田光先生,也很客氣地接待他,知道他並不是一個平凡的人。後來在燕王喜二十八年,荊軻帶著夾有匕首的地圖和秦將樊於期的首級入秦,行刺秦王,結果事敗被殺。後來《史記.刺客列傳》原文的「旁若無人」演變成一句成語,用來形容說話舉動毫無顧忌,亦可形容態度高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