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25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滿城風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 宋.釋惠洪《冷齋夜話.卷四》 2.語譯 某件不尋常的事情發生消息傳遍各地。 3.故事內容 黃州潘大臨善於寫詩,經常有佳句。謝無逸寫信問他,最近可有什麼詩作,他回信道出秋天的景物,件件是佳句,昨天剛剛寫出一句好詩:“滿城風雨近重陽”。忽然催租人來了,詩意全消,所以只有這麼一句奉上。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 風風雨雨 相反詞 一片祥和 5.例句 這事情已是滿城風雨,你竟然完全不知。
|
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正、傾側。如:「斜角」、「斜坡」、「斜線」。宋.辛棄疾〈永遇樂.千古江山〉詞:「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
以貌取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容貌的美醜作為認識、評斷或任用人材的標準。《史記.卷六七.仲尼弟子傳.澹臺滅明傳》:「孔子聞之,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鏡花緣》第一八回:「究竟是他受業之師,況紫衣女子又是他女,學問豈能懸殊?若以尋常老秀才看待,又是以貌取人了!」也作「以容取人」。
|
食前方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吃飯的食物擺滿一丈見方那麼廣。形容生活非常奢侈。《孟子.盡心下》:「食前方丈,侍妾數百人,我得志弗為也。」清.洪昇《長生殿》第二六齣:「尋常,進御大官,饌玉炊金,食前方丈,珍羞百味,猶兀自嫌他調和無當。」也作「方丈盈前」、「食味方丈」。
|
溫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撫慰。宋.楊萬里〈答市舶葉提舉〉:「里諺云:『老人如小兒,得人矜憐而溫存之,乃其願欲者。』」宋.胡知柔《象臺首末.卷一.象州祭弟利用行十八》:「弟手足震而氣微喘,急喚予,曰:『病勢變了,急煎藥來救我!』予猶以好語相溫存,急捧藥以進,弟力疾啜之。」
2.溫暖、暖和。唐.司空圖〈修史亭〉詩三首之一:「漸覺一家看冷落,地爐生火自溫存。」
3.溫情。唐.韓愈等〈雨中寄孟刑部幾道聯句〉:「溫存感深惠,琢切奉明誡。」唐.韓偓〈寄湖南從事〉詩:「去國正悲同旅雁,隔江何忍更啼鶯。蓮花幕下風流客,試與溫存譴逐情。」
4.溫和、和順。《初刻拍案驚奇》卷二○:「過了幾時,元普見張氏德性溫存,春郎才華英敏,更兼謙謹老成,愈加敬重。」《紅樓夢》第三五回:「那玉釧兒先雖不悅,只管見寶玉一些性子沒有,憑他怎麼喪謗,還是溫存和氣,自己倒不好意思的了,臉上方有三分喜色。」
5.指男歡女愛,溫柔體貼之事。元.喬吉《兩世姻緣》第二折:「緊緊的將咱摟定,那溫存,那將惜,那勞承。」《紅樓夢》第五八回:「說他自己是小生,菂官是小旦,常做夫妻,雖說是假的,每日那些曲文排場,皆是真正溫存體貼之事。」
6.保暖休養。明.孫一奎《赤水元珠.卷一○.虛怯虛損勞瘵門.總論》:「形不足者溫之以氣。溫,養也。溫存以養,使氣自充,氣充則形完矣。」《紅樓夢》第四二回:「賈母原沒有大病,不過是勞乏了,兼著了些涼。溫存了一日,又吃了一劑藥,疏散了疏散,至晚也就好了。」
|
不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控制不住,禁不起。《五代史平話.晉史.卷下》:「天福六年正月,吐谷渾從晉割雁門後部屬契丹,不禁契丹貪虐,思歸中國。」《紅樓夢》第五回:「寶玉因聞得此酒清香甘冽,異乎尋常,又不禁相問。」
|
天真爛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龔開〈高馬小兒圖〉詩(據元.吳師道《吳禮部詩話》引)1>華驄料肥九分臕,童子身長五尺饒。青絲鞚短金勒緊,春風去去人馬驍。莫作尋常廝養看,沙陀義兒皆好漢。此兒此馬俱可憐2>,馬方三齒兒未冠3>。天真爛熳好容儀,楚楚4>衣裝無不宜。豈比五陵年少輩,胭脂坡下鬥輕肥。四海風塵雖已息,人材自少當愛惜。如此小兒如此馬,它日應須萬人敵。老夫出無驢可騎,乃有此馬騎此兒。呼兒回頭為小駐,停鞭聽我新吟詩。兒不回頭馬行疾,老夫對之空嘖嘖。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岳珂《寶真齋法書贊.卷五.張長史春草三帖跋》。
(2) 可憐:惹人喜愛。
(3) 未冠:未成年。
(4) 楚楚:整齊講究。〔參考資料...
|
老生常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老書生的尋常言論。比喻時常聽到,了無新意的老話。《三國演義》第一○六回:「鄧颺怒曰:『此老生之常談耳。』」《儒林外史》第一回:「這一首詞,也是個老生常談。不過說人生富貴功名,是身外之物。」也作「老生常譚」。
|
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水溝。如:「溝瀆」。《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傳》:「彼尋常之汙瀆兮,豈能容吞舟之魚!」唐.司馬貞.索隱:「瀆,小渠也。」
|
一知半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張栻〈寄周子充尚書〉(據《張南軒先生文集.卷一.書》引)1>蓋致知力行,此兩者工夫互相發也。尋常與朋友講論,愚意欲其據所知者而行之。行而思之,庶幾所踐之實,而思慮之開明,不然。貪高慕遠,莫能有之,果何為哉?然有所謂知之至者,則其行自不能已,然須致知力行工夫既到,而後及此,如顏子是也。彼所謂欲罷不能者,知之至而自不能以已也。若學者以想象臆度2>,或一知半解為知道,而日知之則無不能行,是妄而已。曾皙詠歸之語,亦可謂見道體矣。而孟子猶以其行不掩為狂,而況下此者哉!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辯》。
(2) 臆度:音|ˋ ㄉㄨㄛˋ ,主觀的揣測。〔參考資料〕 宋.嚴...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