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履薄臨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臨深履薄」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臨深履薄」是指像走近深淵、踩在薄冰上,十分小心,出自於《詩經.小雅.小旻》。這首詩在感嘆君王任用小人、聽信小人的錯誤政策,使得國家災難頻傳,民不聊生。身為知識分子的詩人相當憂心,無法盡一己之力改變國家衰敗的命運。詩人最後感嘆說:「大家都知道,不敢空手與老虎搏鬥,不敢徒步渡河,因為這都是危險的事,但卻不知道小人當道更是危險。所以要特別戒慎,有如走在深淵旁邊、踩在薄冰上面一樣,一定要非常謹慎小心。後來「臨深履薄」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戒慎恐懼,十分小心。
孔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很多。《詩經.小雅.小旻》:「謀夫孔多,是用不集。」晉.干寶《搜神記》卷一六:「意欲從君,讒言孔多。」
道謀是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詩經.小雅.小旻》:「如彼築室於道謀,是用不潰于成。」指與路人相議謀,因意見紛歧,而難以成功。唐.柳宗元〈梓人傳〉:「彼主為室者,儻或發其私智,牽制梓人之慮,奪其世守,而道謀是用,雖不能成功,豈其罪耶!」
謀夫孔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孔,很。謀夫孔多指籌劃計策的人很多。比喻謀事者雖多但都不是賢能人士。《詩經.小雅.小旻》:「謀夫孔多,是用不集。」
潝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朋比為奸,眾口附和的樣子。《詩經.小雅.小旻》:「潝潝訿訿,亦孔之哀。」也作「翕翕」、「歙歙」。
履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詩經.小雅.小旻》:「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比喻處於危險的環境中不可不戒慎恐懼。《漢書.卷七三.韋賢傳》:「如何我王,不思守保,不惟履冰,以繼祖考!」也作「履薄」。
暗器傷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暗箭傷人」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暗箭傷人」原作「暗箭中人」。劉炎是南宋時的理學家之一,當時理學以朱熹和陸九淵為首,門戶分立,相互爭論。劉炎卻能摒除門戶之見,擷取各家之長,不流於意氣口舌之爭。他著有《邇言》一書,取《詩經.小雅.小旻》詩句「維邇言是聽,唯邇言是爭」之意,以淺近的言語,來闡述理學精微的道理。在這段文字中,劉炎詳細說明了君子和小人的不同。他認為小人經常在背後發表中傷他人的言論,就像暗中放冷箭來傷害人一樣,這兩種行為都可以造成他人痛徹心扉的可怕傷害。而君子的為人光明磊落,認為與其用陰險的手段得勝,寧可用光明正大的手段來一較高下,即使失敗了也沒有怨言。後來「暗箭傷人」這句成...
冰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深淵和薄冰。語本《詩經.小雅.小旻》:「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比喻危險的處境。《南齊書.卷四七.王融傳》:「節其揖讓,教以翔趨,必同艱桎梏,等懼冰淵,婆娑蹣躃,困而不能前已。」
執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詩經.小雅.小旻》:「發言盈庭,誰敢執其咎?」為所犯的罪過或錯誤負責。唐.白居易〈使百職修皇綱振策〉:「故朝寡敢言之士,庭鮮執咎之臣。」
道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路人商量,則意見紛歧,毫無功效。《詩經.小雅.小旻》:「如彼築室於道謀,是用不潰于成。」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