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宋之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之問(約650至656~712至713間),唐代詩人。一名少連,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陽)人,一說虢州弘農(今河南靈寶)人。上元二年(675)進士及第。曆洛州參軍、尚方監丞、左奉宸內供奉。因諂事張易之兄弟,曾貶瀧州參軍。召為鴻臚主簿,再轉考功員外郎,又諂事太平公主。以知貢舉時貪賄,貶越州長史。睿宗即位,流欽州,賜死。宋之問與沈佺期齊名,時稱“沈宋”,為近體律詩定型的代表詩人。主要作品息夫人  可憐楚破息,腸斷息夫人。仍為泉下骨,不作楚王嬪。  楚王寵莫盛,息君情更親。情親怨生別,一朝俱殺身。 初到陸渾山莊  授衣感窮節...
耳目濡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耳濡目染」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耳濡目染」原作「目擩耳染」。唐代時,虔州長史房啟因病去世,文學家韓愈為他撰寫墓誌銘,講述他生前的種種事蹟。房啟的身世顯赫,曾祖父與祖父都做過宰相,父親也擔任過祕書少監等職務。韓愈說他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受到父祖輩的影響,聽熟了、看慣了應有的做人處世態度,而養成高尚的品行與才能。後來「耳濡目染」這句成語就從原文的「目擩(ㄖㄨˋ)耳染」演變而出,形容經常聽到、看到而深受影響。
三槐九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周代宮庭外植有槐樹和棘樹,天子會見群臣時,三公面向三槐而立,群臣立於左右九棘之下。《周禮.秋官.朝士》:「朝士,掌建邦外朝之灋。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群士在其後。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群吏在其後。面三槐,三公位焉,州長眾庶在其後。」後用以比喻三公九卿。《後漢書.卷七四上.袁紹傳》:「誠恐陛下日月之明有所不照,四聰之聽有所不聞,乞下臣章,咨之群賢,使三槐九棘議臣罪戾。」
蘇舜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蘇舜欽(1008—1048),字子美,原籍梓州銅山(四川中江),實生開封。他年輕時即不顧流俗恥笑,和穆修一起提倡古文,比尹洙、歐陽修等開始作古文都早。二十七歲中進士後,作過縣令、大理評事等小官,“位雖卑,數上疏論朝廷大事,敢道人之所難言”(歐陽修《湖州長史蘇君墓誌銘》)。因此為保守派官僚王拱辰等所誣陷,由集賢校理被廢除名。後“居蘇州,買水石,作滄浪亭,日益讀書,大涵肆於六經,而時發其憤悶於歌詩”(同上)。卒時年僅四十一。蘇舜欽以詩和梅堯臣齊名,時稱蘇梅。實際他們的性格“放檢不同調”,詩風也很不一樣。蘇舜欽雖曾以“會將趨古...
百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唐朝百丈懷海禪師。福州長樂人。從西山慧照法師出家,後到江西向馬祖道一禪師參學,並在道一處得到證悟。道一圓寂後,初住石門,後住大雄山。大雄山岩巒高峻,有百丈山之稱,所以世人稱他為「百丈懷海」。懷海除繼承道一的禪法外,並將禪法運用於勞動中,實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規制,折衷大小乘戒律,首創禪院的清規。
鑿空指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秦二世時,趙高欲為亂,恐群臣反,乃指鹿為馬以試探群臣。見《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後以鑿空指鹿指憑空故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唐.李珏〈故丞相太子少師贈太尉牛公神道碑銘〉:「上怒下詔,旬日三貶公至循州長史,鑿空指鹿,四海之士感冤之。」
喙長三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人能言善道,但不願多言。語本《莊子.徐无鬼》:「丘願有喙三尺。彼之謂不道之道,此之謂不言之辯,故德總乎道之所一,而言休乎知之所不知。至矣。」後比喻人強言善辯,含譏諷之意。唐.馮贄《雲仙雜記.卷九.喙長三尺手重五斤》:「陸餘慶為洛州長史,善論事而繆於決判。時嘲之曰:『說事則喙長三尺,判事則手重五斤。』」
伸眉吐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揚眉吐氣」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韓朝宗是唐玄宗時的一名官員,因為曾任荊州長史,人稱「韓荊州」。他十分樂於提拔後進,經常向朝廷推薦有能力的年輕人,當時的讀書人都希望能進入他的門下,期盼有朝一日為朝廷所用。唐代有名的詩人李白也和其他人一樣,希望能受到韓荊州的重視,於是毛遂自薦,寫了封自我推薦的信給他,說韓公地位崇高,聲譽極佳,大家都以韓公的評價為用人標準,所以表明自己有心效力,希望韓荊州給他一個機會,讓他能夠「揚眉吐氣」,擺脫抑鬱許久的境況,有得志顯貴的一天。後來「揚眉吐氣」演變為成語,就用來形容擺脫長期壓抑後的暢快神情。
州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任職於州內的官。《梁書.卷一一.呂僧珍傳》:「從父兄子先以販蔥為業,僧珍既至,乃棄業欲求州官。」
2.宋至清朝時,一州的最高行政長官,稱為「州官」。
耳染目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耳濡目染」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耳濡目染」原作「目擩耳染」。唐代時,虔州長史房啟因病去世,文學家韓愈為他撰寫墓誌銘,講述他生前的種種事蹟。房啟的身世顯赫,曾祖父與祖父都做過宰相,父親也擔任過祕書少監等職務。韓愈說他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受到父祖輩的影響,聽熟了、看慣了應有的做人處世態度,而養成高尚的品行與才能。後來「耳濡目染」這句成語就從原文的「目擩(ㄖㄨˋ)耳染」演變而出,形容經常聽到、看到而深受影響。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