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打圓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調解紛爭、緩和僵局。[例]幸虧他出來打圓場,這場紛爭才得以平息
晁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只要殺了晁錯,諸候們就會息兵。所以,晁錯就被腰斬於東市。但是七國並不退兵,最終漢朝廷不得不出兵才平息叛亂。漢景帝事後對於錯殺晁錯懊悔不已,而且其處決過程幾乎在當時就遭指責。司馬遷的《史記》書「上令晁錯衣朝衣斬東市」,而班固的《漢書》則直書「乃使中尉召錯,紿載行市,錯衣朝衣,斬東市」,說明晁錯是在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騙到刑場立即腰斬的。 哲學觀點研究張恢、申不害、商鞅的法治學說。 著作《漢書•藝文志》記載,晁錯有文31 篇,多佚,今存較完整8 篇,以《論守邊備塞疏》和《論貴粟疏》為著。清朝馬國翰嚴可均等著有輯本。 評價...
心潮澎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緒如潮水不斷在撞擊。形容心情非常激動。如:「他一聽到這噩耗,心潮澎湃,難以平息。」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魯國人慶父,於莊公死後,欲篡位而兩弒嗣君,致使魯國動盪不安,齊大夫仲孫湫乃有「不去慶父,魯難未已」之語。見《左傳.莊公三十二年、閔公元年》。後以喻首惡不除,則禍亂不能平息。《晉書.卷八十八.孝友傳.李密傳》:「出為溫令,而憎疾從事,嘗與人書曰:『慶父不死,魯難未已。』」
息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平息怒氣。如:「他已經誠心地道歉了,你就息怒吧!」《三國演義》第五回:「公路息怒!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試教出馬,如其不勝,責之未遲。」《文明小史》第三八回:「大人息怒!這是卑職不會說話,冒犯了大人。」
噓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示鄙斥或不滿的聲音。[例]由於他言論不當,現場觀眾噓聲四起,最後只好道歉以平息眾怒。
杜秋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度使的權利。身為節度使的李錡為之大為不滿,依仗手中的兵力,舉兵反叛朝廷,在朝廷大軍的鎮壓下,叛亂很快平息,李錡也在戰亂中被殺。杜秋娘作為罪臣家眷被送入後宮為奴,依據她的專長,讓她仍舊充當歌舞妓。有心的秋娘趁著為唐憲宗表演的機會,再一次賣力地表演了《金縷衣》。唐憲宗李純這時倒正是青春“少年時”,曲中那種熱烈的情緒深深感染了他。再看那演唱的女子明豔而雅潔,氣韻在眾佳麗中獨高一格,不禁為之心動;況且此曲還是由她親自創作,才情也不一般。不久,杜秋娘被封為秋妃。  秋娘在唐憲宗身邊,似乎既是愛妃、玩伴,又是機要秘書,幾乎占居了憲宗...
平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平息動亂。《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黃帝乃依陣布軍,遂殺死炎帝,活捉蚩尤,萬國平定。」《三國演義》第八○回:「王上平定四海,功德昭於天下。」
業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產業或企業的所有人。[例]經過業主的出面溝通協調,才平息了這場抗爭。
灌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水澆滅火苗,平息火災。如:「這場大火在消防人員的全力灌救之下,終於被撲滅了。」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