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0.12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正中下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滸傳.第六三回》王太守是個善懦之人,聽得說了這話,便稟梁中書道:「梁山泊這一夥,朝廷幾次尚且收捕他不得,何況我這里孤城小處。倘若這亡命之徒,引兵到來,朝廷救兵不迭,那時悔之晚矣!若論小官愚意,且姑存此二人性命。」……梁中書聽了道:「知府言之極當。」先喚押牢節級蔡福發放道:「這兩個賊徒,非同小可。你若是拘束得緊,誠恐喪命。若教你寬鬆,又怕他走了。你弟兄兩個,早早晚晚,可緊可慢,在意堅固管候發落,休得時刻怠慢。」蔡福聽了,心中暗喜。如此發放1>,正中2>下懷。領了鈞旨,自去牢中安慰他兩個,不在話下。 〔注解〕 (1) 發放:處分發落。 (2) 中:音ㄓㄨㄥˋ,符合。
腦滿腸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士開從中挑撥造成的,於是設計殺了士開。這時身邊的人又逼迫他領兵造反,結果就和朝廷形成對峙的局勢,經過幾次交涉不成功,最後後主請左丞相斛律光出來調解。斛律光強拉高儼來到後主面前,代為請命說:「琅邪王年紀輕不懂事,整天吃得飽飽的,什麼事也不想,什麼事也不做,言行舉動輕浮,長大後就不會這樣了,希望皇上饒恕他。」後主原本很生氣,最後還是原諒了他。後來「腦滿腸肥」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除詞面義的用法外,亦用於形容飽食終日,無所用心,以致徒有外觀而實無內涵。
拋頭露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舊時婦女不輕易出門,因此若外出見到生人則稱為「拋頭露面」。《金瓶梅》第六九回:「幾次欲待要往公門訴狀,爭奈妾身未曾出閨門,誠恐拋頭露面,有失先夫名節。」《蕩寇志》第二回:「至於小女素日亦不拋頭露面,今日因她的母親陰壽,故到玉仙觀裡進香,不意弄出這等事來。」也作「露面拋頭」。
行為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用的方法是:小朋友在教室內跑累了,靠近自己座位時,就給予獎勵,小朋友可能慢慢學會多“靠近”自己座位幾次,然後再把標準拉高,等小朋友坐下來時才給與獎勵,接著就要小朋友坐在位子上的時問慢慢加長,最後目標是坐下來專心聽課。這一連串的動作,就是所謂的塑造。  4、行為改變技術(behavior modification)  行為改變技術是結合了“強化”的運用,在具體明確的行為目標之下,研擬適當可行的改變行為的策略(強化次數、強化物、可能的阻礙、可用資源的考慮等等),然後一步步執行。特別要註意的是,強化物的設計與使用要吻合當事人...
長期記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之久。形成永久記憶的條件就是讓知識情報在大腦形成瞬間記憶,接著經過思考之後,轉換成為短期記憶;經過幾次的複習,再轉換成為長期記憶;之後,要維持長期記憶的時間延續2年,讓這組知識情報對應的神經元突觸連結會生成一種特殊的蛋白質,固化這個連結,因此才能生成所謂的永久記憶。為了形成長期記憶,有數種可能的策略可將記憶內容由短期記憶移至長期記憶區。"善用編碼":由於長期記憶以意碼為主,因此有意義的內容將有助於形成長期記憶。欲使短期記憶的內容產生意義,則需與舊有知識產生聯結 (編碼),使內容與舊有知識產生掛勾,由舊有知識給予新資訊『...
妄自尊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王莽末年,群雄四起,經過幾次的爭戰後,就屬隗(ㄨㄟˇ)囂、公孫述、劉秀三人的勢力最大。據《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列傳》載,隗囂派馬援前往蜀地探探公孫述的實力,馬援和公孫述原是舊識,所以馬援本以為他倆這次見面,一定可以像從前一樣無所不談。沒想到馬援抵達蜀地後,公孫述卻擺出帝王的大場面,還要以皇帝的名義,給馬援封爵。馬援很不高興,私底下跟公孫述左右的人說:「現在是誰的天下都還未底定,公孫述不趁現在去求取賢士,幫自己爭天下,反而在這裡講排場,自以為是皇帝,天下英才如何會久留?」於是就告辭走了。馬援回去對隗囂說:「公孫述只是井底之蛙而已,卻狂妄自大。你根本不用擔心他這股勢力,只要專心全力對付劉秀就夠了!...
隱姓埋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埋名隱姓注音︰ㄇㄞˊ ㄇ|ㄥˊ |ㄣˇ ㄒ|ㄥˋ漢語拼音︰mái míng yǐn xìng釋義︰即「隱姓埋名」。見「隱姓埋名」條。 01.元.馬致遠《陳摶高臥.第一折》:「休則管埋名隱姓,卻教誰救那苦懨懨天下生靈。」 02.《老殘遊記.第七回》:「京城裡鏢局上請過他幾次,他都不肯去,情願埋名隱姓,做個農夫。」 參考詞語︰隱名埋姓注音︰|ㄣˇ ㄇ|ㄥˊ ㄇㄞˊ ㄒ|ㄥˋ漢語拼音︰yǐn míng mái xìng釋義︰即「隱姓埋名」。見「隱姓埋名」條。 01.元.李愛山〈壽陽曲.離京邑〉曲:「離京邑,出鳳城,山林中隱名埋姓。」
不寒而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皆報殺7>四百餘人。其後郡中不寒而栗,猾民8>佐吏為治。 〔注解〕 (1) 軍數出定襄:指定襄歷經幾次兵禍。數,音ㄕㄨㄛˋ,屢次。 (2) 義縱:?∼西元前117,西漢河東人。漢武帝時,其姊治瘉后病,縱遂獲官職。為官直法行治,嚴刑峻罰,不避貴戚。後因事犯武帝,被處死。 (3) 掩:拘捕。 (4) 重罪輕繫:重罪輕判。 (5) 鞠:同「鞫」,審問。 (6) 「為死罪解脫」:漢制,為囚犯私解刑具者,與其同罪。義縱將探監者視為欲脫囚罪,故全判死罪。 (7) 報殺:論處死刑。 (8) 猾民:奸刁的人。
雙首長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固之地位,國會權力相對較受侷限。 法國雙首長制法國作為雙首長制政體之典型,在第五共和時,戴高樂記取前幾次共和時期議會民主制失敗之教訓,在一九五八年提出之第五共和憲法下,大大削弱議會權力,加強行政上之權力,國家的中心權力移轉至總統手上,其目的在於加強行政部門之穩定性及部長的責任,而同時不失法國傳統上重視之代議制。自此法國之政體自內閣制轉而朝向介於總統制與內閣制之混合,其主要特色在於總統與內閣總理對於實際政務皆有一定權力干涉。(註1)(一)總統職權依據法國第五共和憲法之規定,總統之任期可達五年,現今總統為直接選舉產生。而法國...
求同存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求取共同點、保留相異處。如:「經過幾次熱烈的討論,求同存異,終於有了初步的共識。」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