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0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三過其門而不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禹治水,幾次經過家門都不進去。比喻公而忘私,勤於職守。《孟子.離婁下》:「禹、稷當平世,三過其門而不入,孔子賢之。」
護疾忌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諱疾忌醫」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根據《韓非子.喻老》的記載,扁鵲曾經謁見蔡桓公,接連幾次他都說蔡桓公生病了。第一次見面他是說:「君王!你有病,病在皮膚上,不治療的話恐怕病情會加深。」隔了十天,第二次見面又說:「君王!你的病已經侵入肌肉,不快點治療,病情會更嚴重。」蔡桓公還是不加以理會。又過了十天,扁鵲又謁見桓公,說:「君主您的病現在蔓延到腸胃了,不醫治病情會更加嚴重。」蔡桓公依然不理他,心裡更加不高興了。又再過了十天,扁鵲看了蔡桓公一眼,轉身就走,於是桓公派人去問扁鵲原因。扁鵲回答說:「疾病在皮膚時,熱敷就可以治好;侵入到肌膚時,用針灸就可以醫好;等侵入到腸胃時,吃幾服湯藥就可以根...
孔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文學主張3 相關典故3.1 小時了了3.2 孔融讓梨4 評價5 著作 生平孔融(153~208年),東漢文學家,魯國(今山東曲阜)人,字文舉,家學淵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孫。父親孔宙,做過太山都尉。孔融少時成名,幾次辭謝了州郡的辟舉,于靈帝時“辟司徒楊賜府”(《後漢書•孔融傳》,以下引文凡未另注明者均出自此處),開始步入仕途。中平初(185年),舉高第,為侍御史,與中丞不合,託病辭歸。後辟司空府為僚屬,拜中軍候,遷虎賁中郎將。獻帝初平元年(190年),因忤董卓,轉為議郎,出至黃巾軍最盛的青州北海郡(東漢郡國名...
約會強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暴分為三類:開始型約會強暴、早期型約會強暴、與關係型約會強暴。 開始型約會強暴通常發生於關係開始的前幾次約會。加害者的特質有1.加害者跟受害者約會的目的,在於孤芳自賞,然後強暴對方。2.加害者可能具有反社會行為特質。3.加害者忍為他人對他不公平,所以強暴對方就是為自己找回正義。4.對性經驗有強烈的需求。5.加害者可能不止強暴開始型約會的對象,也強暴早期型與關係型的約會對象。 早期型約會強暴發生於與加害者約會幾次之後,兩者開始熟悉彼此,但男女關係還在...
謝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遊,出則漁弋山水,入則吟詠屬文,挾妓樂優遊山林,就是不願當官。當時擔任揚州刺史的庾冰仰慕謝安的名聲,幾次三番地命郡縣官吏催逼,謝安不得已,勉強赴召。僅隔一個多月,他又辭職回到了會稽。後來,朝廷又曾多次徵召,謝安仍然予以回絕。以此激起了不少大臣的不滿,接連上疏指責謝安,朝廷因此作出了對謝安禁錮終身的決定。然而謝安卻不把它放在心上。升平三年發生的謝萬被廢黜事件,終於迫使謝安步入仕途。 當時,京城內人心惶惶,王坦之非常害怕,問謝安怎麼辦。謝安神情坦然地說:「晉祚存亡,在此一行。」王坦之硬著頭皮與謝安一起出城來到桓溫營帳,緊...
三絕韋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韋編三絕」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記載孔子晚年對《易經》這本古書很有興趣,它是一本深奧難懂的書,孔子一次一次地反覆研讀,直到讀懂為止。《史記》記載這件事是,用「韋編三絕」來形容孔子的用功程度。「韋」是熟牛皮。古代還未發明紙的時候,字是寫在竹簡上的,然後用牛皮帶編起來。「絕」是斷的意思。孔子鑽研《易》時,不斷翻閱,以致於編綴竹簡的皮帶都斷了好幾次。後來「韋編三絕」就被用來比喻讀書勤奮努力。
再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幾次、一再
視若無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對事物不注意、不關心。[例]門前堆著一堆垃圾,他每天進進出出好幾次,總是視若無物,真是不愛乾淨哪。
愛理不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不想答理的模樣。如:「我幾次找他幫忙,他都是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
絡驛不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彊臨終前上書皇帝,感謝皇帝與太后的恩德。文中寫自己沒好好照顧身體,長年久病,讓大家擔心。太后和皇帝好幾次派使者、太醫提供方藥或看病。其中也用這種說法表示使者、太醫往來頻繁,連續不斷。後來「絡繹不絕」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連續不斷的樣子。  至於「絡繹」一詞也出現得相當早,《文選.馬融.長笛賦》:「繁縟絡繹,范蔡之說也。」李善注:「辭旨繁縟,又相連續也。」後世成語則以「絡繹不絕」為主形,馬字邊的「駱驛」遂罕見。如《隋書.卷四一.高熲列傳》:「其夫人賀拔氏寢疾,中使顧問,絡繹不絕。」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