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3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恐懼、害怕。如:「人言可畏」。《易經.震卦.象曰》:「雖凶無咎,畏鄰戒也。」《老子》第七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無微不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魏了翁〈辭免督視軍馬乞以參贊軍事從丞相行奏劄〉(據《鶴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二六》引)陛下申遣詔使,促臣隨班奏事,面諭丁寧。臣竊念主憂臣辱,義不得辭,跼蹐1>受命,退而差辟2>官吏,條列事目,調遣將士,凡所以為速發之計者,靡3>微不周。不惟臣子體國之至情,亦所以避讒遠謗,庶幾無間可入也。 〔注解〕 (1) 跼蹐:音ㄐㄩˊ ㄐ|ˊ,恐懼緊張的樣子。 (2) 差辟:音ㄔㄞ ㄅ|ˋ,派遣徵召。 (3) 靡:無。
惴惴不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恐懼耽憂而心神不定。《隋唐演義》第七二回:「中宗在均州聞之,心中惴惴不安,仰天而祝。」
不寒而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內心恐懼至極。漢.楊惲〈報孫會宗書〉:「下流之人,眾毀所歸,不寒而慄,雖雅知惲者,猶隨風而靡,尚何稱譽之有?」《聊齋志異.卷六.馬介甫》:「大人面若冰霜,比到寢門,遂有不可問之處。豈果脂粉之氣,不勢而威?胡乃骯髒之身,不寒而慄?」也作「不寒而栗」。
心不在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禮記》是闡發《儀禮》經義的書。《禮記》本為許多有關於「禮」的單篇文章,內容或言哲理,或論政治制度,或記禮樂器物,或述生活儀節,是儒家的禮學要籍。〈大學〉是《禮記》中的一篇,南宋朱熹,將它由《禮記》抽出,與《中庸》、《論語》、《孟子》合為四書,為之作注,撰成《四書章句集注》。典源此段在說明正心修身的道理。所謂修身在正其心,就是自身有所憤怒、恐懼,或是有所嗜好喜樂、憂患,內心就不能端正。心不在其位,那麼看也像沒看見,聽也像沒聽見,連吃東西也不知道滋味。這就說明了修養自身,在於端正自己的內心。後來《禮記》原文中的「心不在焉」演變為成語,被用來比喻心思不集中。
震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震驚恐懼。《後漢書.卷一○.皇后紀下.靈思何皇后紀》:「性彊忌,後宮莫不震懾。」《三國演義》第一○六回:「即命推出斬之,懸首於轅門外。於是軍心震懾。」
佛洛依德(Freud)意識三層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行為主要的決定者。佛洛依德認為潛意識屬於生理驅力和慾望,稱此原始力量為「Libido」,例如仇恨、恐懼。3.無法以回憶或聯想觸及。但可由夢境、口誤或筆誤、自由聯想或催眠等蒐集線索。故可解釋潛意識具有原始、不一致、幼稚的特徵。 參考文獻Weiten W. (1992)。Psychology:Themes and Variations(2nd ed).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 .吳來信(2008)。佛洛依德的人格層次:以冰山為例。2009年7月24日,取自:http://social.nou....
的習得和已習得的行為的表現。影響活動時的情緒。自我效能水平高者信心十足,情緒飽滿;而自我效能低者充滿恐懼和焦慮。由以上可得知,自我效能並非客觀的評量結果,而是個人主觀上的認定。因此,有些人有強烈的自我效能,有些人則沒有;有些相信在最困難的任務仍有自我效能,但有些則相信他們只在簡單的任務上是有效的,同時自我效能並不僅是過去經驗反映,更多時候是可做為預測未來行為的因素。在完整的決策環境下,個人透過本身的能力與行為結果和環境交互作用,以達到行為應有的表現。自我效能包含了能力的形成、認知及行為技巧的組成,進而能整合到行動方針中,...
呆若木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目瞪口呆,呆頭呆腦,笨頭笨腦,傻頭傻腦反義:應付裕如,聰明伶俐辨似: 「呆若木雞」及「目瞪口呆」都是用來形容發愣的樣子。 「呆若木雞」使用範圍較廣,可用於形容因恐懼、驚訝、窘迫或困惑而產生的反應,亦可用於形容愚笨的樣子;「目瞪口呆」則只用於形容驚訝或窘迫,不用於形容愚笨。 呆若木雞 目瞪口呆 辨似例句 ○ ㄨ 妳怎麼交了個~的男友,反應還真遲鈍! ○ ○ 這個消息實在太震撼了,一時之間每個人都~地反應不過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害怕、恐懼。如:「驚慌」、「驚怕」。《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至拜大將,乃韓信也,一軍皆驚。」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