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46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補償作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E7%90%86%E9%98%B2%E5%8D%AB%E6%9C%BA%E5%88%B6現代人的悲歌---論心理防衛機制(無日期)。2009年7月4日,取自:http://tw.myblog.yahoo.com/jw!so6OhCSTHhP.IAnkGhsWSA--/article?mid=870楊淳斐(2000)。一般常見的自我防衛機制。2009年7月24日,取自:台灣心理諮詢諮商網-心理教學園地教學網http://www.heart.net.tw/mind/defense.shtml卓良珍(無日期)。什麼是心理防...
余光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外文系三年級1952年 國立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以榜首考進聯勤陸海空軍編譯人員訓練班,詩集《舟子的悲歌》出版1953年 入中華民國國防部|國防部總連絡官室服役,任少尉編譯官1954年 詩集《藍色的羽毛》出版,與覃子豪、鐘鼎文、夏菁、鄧禹平共同創立藍星詩社1956年 與範我存結婚1957年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兼課,授英文,《梵谷傳》《老人和大海》中文翻譯本出版,主編《藍星週刊》1958年 六月長女珊珊出生,母親亡,十月赴美國進修,作品受到現代藝術影響1959年 取得愛荷華大學藝術碩士,回國任教師範大學英語系講師,次女幼珊生...
轉移作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E7%90%86%E9%98%B2%E5%8D%AB%E6%9C%BA%E5%88%B6現代人的悲歌---論心理防衛機制(無日期)。2009年7月4日,取自:http://tw.myblog.yahoo.com/jw!so6OhCSTHhP.IAnkGhsWSA--/article?mid=870陳億貞譯(2004)。普通心理學(Robert J. Sternberg原著)。台北市:雙葉書局。楊淳斐(2000)。一般常見的自我防衛機制。2009年7月24日,取自:台灣心理諮詢諮商網-心理教學園地教學網http://w...
垓下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歌篇名。秦末西楚霸王項羽所作。項王垓下被圍,夜聞楚歌,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見《史記.卷七.項羽本紀》。
拔山扛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移動大山,舉起巨鼎。形容力氣強大。語本《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籍長八尺餘,力能扛鼎,才氣過人。……於是項王乃悲歌忼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後以拔山扛鼎比喻勇猛過人。《儒林外史》第五一回:「拔山扛鼎之義士,再顯神通;深謀詭計之好徒,急償夙債。」也作「拔山舉鼎」、「扛鼎拔山」。
銘心刻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刻骨銘心」之典源,提供參考。 唐.李白〈上安州李長史書〉(據《全唐文.卷三四八.李白》引)白少頗周慎,忝聞義方,入暗室而無欺,屬昏行而不變。今小人履疑誤形似之跡,君侯流愷悌矜恤之恩。戢秋霜之威,布冬日之愛,睟容有穆,怒顏不彰。……白孤劍誰託,悲歌自憐。迫於悽惶,席不暇暖。寄絕國而何仰?若浮雲而無依。南徙莫從,北遊失路。遠客汝海,近還城。昨遇故人,飲以狂藥,一酌一笑,陶然樂酣。……昔徐邈緣醉而賞,魏王卻以為賢;無鹽因醜而獲,齊君待之逾厚。白妄人也,安能比之?上挂〈國風〉相鼠之譏,下懷《周易》履虎之懼。愍1>以固陋,禮而遣之,幸容甯越2>之辜3>,深荷三公4>之德。銘刻心骨,退思狂愆5...
身敗名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身敗名裂」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辛棄疾〈賀新郎.綠樹聽鵜鴃〉詞(據《全宋詞.辛棄疾》引)綠樹聽鵜鴃。更那堪、鷓鴣聲住,杜鵑聲切。啼到春歸無尋處,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間離別。馬上琵琶關塞黑,更長門、翠輦辭金闕。看燕燕,送歸妾。將軍百戰身名裂,向河梁1>、回頭萬里,故人長絕。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似雪。正壯士、悲歌未徹。啼鳥還知如許恨,料不啼清淚長啼血。誰共我,醉明月。 〔注解〕 (1) 河梁:跨河的橋梁。借指送別之地。
霸王別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秦末項羽兵敗被困時,慷慨悲歌,與愛妾虞姬和愛馬訣別的故事。典出《史記.卷七.項羽本紀》。後形容英雄豪傑處於窮途末路,慷慨悲壯、不勝淒涼。也作「霸王悲歌」、「泣別虞姬」、「虞歌決別」、「虞姬永別」。
薤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古時送葬的歌曲。田橫的門徒為田橫自殺所作的悲歌,感嘆生命短暫如薤上的露水。
銘心鏤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刻骨銘心」之典源,提供參考。 唐.李白〈上安州李長史書〉(據《全唐文.卷三四八.李白》引)白少頗周慎,忝聞義方,入暗室而無欺,屬昏行而不變。今小人履疑誤形似之跡,君侯流愷悌矜恤之恩。戢秋霜之威,布冬日之愛,睟容有穆,怒顏不彰。……白孤劍誰託,悲歌自憐。迫於悽惶,席不暇暖。寄絕國而何仰?若浮雲而無依。南徙莫從,北遊失路。遠客汝海,近還城。昨遇故人,飲以狂藥,一酌一笑,陶然樂酣。……昔徐邈緣醉而賞,魏王卻以為賢;無鹽因醜而獲,齊君待之逾厚。白妄人也,安能比之?上挂〈國風〉相鼠之譏,下懷《周易》履虎之懼。愍1>以固陋,禮而遣之,幸容甯越2>之辜3>,深荷三公4>之德。銘刻心骨,退思狂愆5...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