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8.442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因小失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了小緣故而貽誤大事。[例]他因為節省坐公車而遲到,使得到手的生意就這樣拱手讓人,因小失大,真是划不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況且。晉.陶淵明〈勸農〉詩六首之四:「相彼賢達,猶勤壟畝;矧伊眾庶,曳裾拱手!」《南史.卷三五.顧覬之傳》:「死且不憚,矧伊刑罰;身且不愛,何況妻子。」
見利忘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看見有利可圖就不顧道義。唐.王勃〈送劼赴太學序〉:「若意不感慨,行不卓絕,輕進苟動,見利忘義,雖上一階履半級,何足恃哉!」《三國演義》第三回:「某與呂布同鄉,知其勇而無謀,見利忘義。某憑三寸不爛之舌,說呂布拱手來降。」
大喜過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6.清.袁枚《隨園詩話》卷一四:「兩峯惴惴,慮有嗔喝。忽見公向之拱手,曰:『拜服!拜服!不料汝詩大好。』回頭呼婢曰:『速煨我所喫蓮子,與三哥兒喫。』兩峯大喜過望。」
垂拱而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子垂衣拱手,無為而治。《元史.卷二一.成宗本紀四》:「成宗承天下混一之後,垂拱而治,可謂善於守成者矣。」
大意失荊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國蜀將關羽鎮守荊州時,出兵攻打曹操,以至荊州沒有嚴密的防守,而被孫權趁機襲取。見《三國志.卷三六.蜀書.關張馬黃趙傳.關羽》。後用來比喻因一時疏忽,造成重大損失。如:「他在這場比賽中,過於輕敵,以致大意失荊州,拱手將勝利送給對手。」
雞口牛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重,也不願大如牛後,卑賤受辱。(原文:寧為雞口,無為牛後。)」賢明如大王,在這種情形下,卻打算向秦王拱手稱臣,如此豈不被人譏笑為自甘牛後嗎?」韓王聽了蘇秦的話後,終於打消了事勤求和的念頭,同時加入了「合縱抗秦」的行列。(註1) 例句「雞口牛後」的道理十分明顯,小花寧願回去做點小生意,也不願在這裡受氣。(註2) 參考書目註1:成語故事<插圖本>,石光中編著,西北出版社,頁240。註2:中國成語大辭典,王劍引責任編輯,東華書局,頁1218。
學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講學研習的教育機構。《詩經.鄭風.子衿.序》:「子衿,刺學校廢也。亂世則學校不脩焉。」《儒林外史》第三回:「你若同他拱手作揖,平起平坐,這就是壞了學校規矩,連我臉上都無光了。」
跳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跳躍。語出《莊子.逍遙遊》:「子獨不見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東西跳梁,不辟高下。」比喻叛亂者猖獗跋扈,蠻橫霸道的樣子。《漢書.卷七八.蕭望之傳》:「今羌虜一隅小夷,跳梁於山谷間。」《紅樓夢》第六三回:「所以凡歷史中跳梁猖獗之小醜,到了如今,竟不用一干一戈,皆天使其拱手俛頭,緣遠來降。」
氣壯山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些貪生怕死的大臣,主張割讓土地向金國求和。趙鼎與這些大臣的看法不同。他說:“祖先留下來的國土,怎能拱手送給別人?望陛下千萬不要考慮這種意見!”可是,欽宗非常懼伯金兵,決心屈膝投降,把大好山河割讓。金軍使者來談判時,要求把黃河以北的土地全部割讓給金國,欽宗不敢違抗,竟答應了金軍提出的要求。但是,金國皇帝並不滿足,他們命令部隊繼續南下。年底,金兵抵達開封城下。膽小如鼠的欽宗不等金軍攻破,就親自到金軍營中乞求投降。金兵統帥扣留了欽宗,讓部下進城掠奪,然後把欽宗和他的父親徽宗當作俘虜,連同搜刮到的大量金銀財寶,一起返回金國。北...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