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50.003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自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自己解說。《戰國策.齊策三》:「可以使人說薛公以善蘇子,可以使蘇子自解於薛公。」唐.韓愈〈與陳給事書〉:「皆有字註字處,急於自解而謝。」
打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應付。元.孫仲章《勘頭巾》第四折:「因此上葫蘆提逞機變,強打掙做質辨,護姦賊壞良善,臭名兒怎免。」
剝一層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了一分油水。《紅樓夢》第五六回:「若年終算帳歸錢時,自然歸到帳房,仍是上頭又添一層管主,還在他們手心裡,又剝一層皮。」
外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外號。《劉知遠諸宮調.第二》:「大男小女滿莊裡,與我一個外名難洗,都交人喚我做劉窮鬼。」《孤本元明雜劇.博望燒屯.頭折》:「(張飛云)誰不知我是莽張飛也。(正末唱)可不道你外名兒是莽撞張飛。」
燄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火勢猛烈熾熱的樣子。唐.元稹〈董逃行〉:「董逃董逃董卓逃,鏗戈甲聲勞嘈,剜剜深臍脂燄燄。」也作「焰焰」。
鼻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鼻翼兩端凹下去的部位。元.李文蔚《燕青博魚》第一折:「我著些氣呵暖我這凍拳頭,再著些唾光我這冷鼻凹。」也稱為「鼻窪」、「鼻窪子」。
楷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效法的典範。《南史.卷三八.柳元景傳》:「司馬公所為,後生楷法,吾豈能止之哉。」《明史.卷二九八.隱逸傳.楊恆傳》:「家無儋石,而臨財甚介,鄉人奉為法焉。」
櫳門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檻的門。《董西廂》卷五:「忽聽得櫳門兒啞地開,急把眼兒。」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一折》:「慢俄延,投至到櫳門兒前面,剛挪了一步遠。」
一攬包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全部。《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六:「煮夜飯,檯抹凳,一攬包收,多是他上前替力。」
鬼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死後被冒名頂替的官員姓名。《舊五代史.卷三三.唐書.莊宗本紀七》:「應三銓注授官員等,內有自無出身入仕,買覓鬼名告敕,今將骨肉文書,改姓名,或歷任不足,妄稱失墜,或假人蔭緒。」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