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57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春光融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春光明媚、和煦動人。唐.杜牧〈阿房宮賦〉:「歌臺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淒淒。」《儒林外史》第三三回:「趁著這春光融融,和氣習習,憑在欄杆上,留連痛飲。」
南開科技大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徵應用實作,又寓雙手創造之意,更表示本校的務實精神。(5) 校徽中的綠色,象徵本校位於青山綠水、風光明媚的南投。綠色代表全球化、遠見、理想和永續經營。(6) 校徽中的盾牌造型,象徵本校孕育的學生具有強健體魄和堅強的意志,充滿勇氣與信心的特質,足以面對新時代的挑戰。(7) 校徽口訣:齒輪常轉,自強新生,雙手萬能,開物啟蒙;迎接挑戰,求善求精,光明熱情,永續經營。 教學單位 工程學院車輛與機電產業技研中心  機械工程系自動化工程系工業管理系電資學院綠色產業技術研發中心 電子工程研究所多媒體動畫應用系電子工程系電機與資訊技...
鍾怡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學,2002)《飄浮書房》(臺北:九歌,2005)《野半島》(臺北:聯合文學,2007)《陽光如此明媚》(臺北:九歌,2008)評論《莫言小說-歷史的重構》(臺北:文史哲,1997)《無盡的追尋:當代散文詮釋與批評》(臺北:聯合文學,2004)《內斂的抒情:華文文學論評》(臺北:聯合文學,2008)傳記與陳大為合著《靈鷲山外山-心道法師傳》(臺北:遠流,2002) 評價作家余光中曾言:「鍾怡雯綺年麗質,為繆思寵愛之才女,但她的藝術並非純情的維美。他對於青春與愛情,著墨無多,更不論友誼。相反地,生老病死之中,她對後三項最...
水色山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山水風光明媚,景色秀麗。《群音類選.清腔類.卷六.南綉停鍼.院落春餘曲》:「乘畫舫,載圖書,水色山光半有無。」《儒林外史》第四八回:「一路看著水色山光,悲悼女兒,悽悽惶惶。」也作「山光水色」、「水光山色」。
水光山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山水風光明媚,景色秀麗。元.施惠《幽閨記》第三一齣:「野草閒花,掩映水光山色。」《孤本元明雜劇.漁樵閑話.第四折》:「人情冷暖逐高低,水光山色依青翠。」也作「山光水色」、「水色山光」。
浪蝶狂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蝴蝶與蜜蜂在花叢中飛舞。明.梁辰魚《浣紗記》第一七齣:「你見那春光明媚,風景晴和,翩翩浪蝶狂蜂,陣陣游絲飛絮。」
問柳尋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尋花問柳」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尋花問柳」原作「問柳尋花」。春季之時,繁花盛開,柳絲新抽,美景無限,正是尋幽訪勝的最佳時機。「尋花問柳」本為遊賞春天的景色之意。如杜甫在〈嚴中丞枉駕見過〉詩中,記述了身為高官的好友嚴武,於風景明媚的春天,在隨扈的陪伴之下,屈尊來拜訪自己的情誼,也抒發自己顛沛流離於世間的感慨。約在元明時,有以「花柳營」代稱妓院等風月場所的用法,如元.喬吉〈新水令.繡閨深培養出牡丹芽套.離亭宴煞〉:「我不是琉璃井底鳴蛙,我是個花柳營中慣戰馬。」明.賈仲名《對玉梳》第一折:「將一座花柳營,生扭做迷魂陣。」後來「尋花問柳」用來比喻狎妓的用法,或由此演變而出。「尋花問柳」較...
春山如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春天的山景如微笑般明媚動人。語本宋.郭熙〈山水訓〉:「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如滴。」
豔陽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風和日麗的春天。唐.杜甫〈數陪章梓州泛江有女樂在詩舫戲為豔曲〉二首之一:「競將明媚色,偷眼豔陽天。」宋.歐陽修〈玉樓春.酒美春濃花世界〉詞:「莫教辜負豔陽天,過了堆金何處買。」
爭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鳥類爭相鳴叫。如:「那兒風光明媚,百鳥爭鳴,是個休閒的好去處。」後比喻各種學說、理論競起。如:「戰國時代,百家爭鳴,是中國學術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